(2)尊重家长,获取家长的信任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教师与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地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动作用,尊重家长,珍惜每一次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取得家长的信任。为此,我们珍惜每一次与家长的接触机会"以微笑面对家长,用抚摸迎接孩子",每天对每一个家长送上一个甜美的微笑,给每一个孩子亲切的抚摸,蹲下来和孩子问声好,让家长接收到这样的讯息:老师是喜欢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欢迎自己的。由此,取得家长信任,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基础,家长朋友们也就愿意与幼儿园沟通合作了。
(3)为家长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真正解决后顾之忧,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重要前提。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适用于孩子,同样也适用于家长。在班级家长工作中,我们也要"以人为本",了解每一个家长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因人而异地开展活动。除了在生活物质上想家长之想,解决家长之困难外,我们的教师还努力地提升自己,掌握全方面的家庭教育知识,善于运用每一个家长的经验,促进家长间的经验调节,树立较强的主人翁意识。
二、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家园的互动作用。
(1)参与班级环境布置
幼儿园的环境充满了童趣。一直以来,环境布置都是老师们的事,为了环境的优美、舒适,我们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可这些都只能作为观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墙饰逐步走向由教师指导、幼儿操作的模式,环境摆设也融入了幼儿的游戏和生活,结合幼儿实际,有了动的空间,改变了墙饰纯装饰的功能和环境纯摆设的弊端,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环境焕发了新的生机。由此,我们作出了大胆的假设,在环境布置中引入家长资源,以达到促进家长参与班级工作主动性的目的。
a、活动区的布置
我们幼儿园很重视活动区的布置,每次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可是大的框架有了,小的玩具材料总是远远不够幼儿玩耍。为此,每学期在创设班级各活动区时,我们邀请家长一起策划和准备。家长们带着孩子,为植物角种上了葱、蒜、芋艿、土豆、秧草等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植物;在动物角饲养了泥鳅、鱼、鸡、鸭、兔等;在"娃娃家",投入了家里用完的空瓶,如洗发精、沐浴乳、洗面奶、护肤品、爽身粉、花露水等等;而职业是医生的家长则为角色游戏"医院"的创设出力不少,像一次性医疗用品:帽子、口罩、针筒、点滴管、棉花、棉签,还亲自为孩子们作示范,其他的家长又从家中搜集各种空药盒、药瓶,丰富了"医院"的操作材料,为孩子们充分活动提供了保障。这一举措,弥补了教师准备的局限,同时,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了工作的热情,节假日时,动植物没人照顾,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将它们搬回家照看;"娃娃家"、"医院"的材料坏了、少了,家长会很自然的去修理、补充,就像料理自己的家一样。
b、节日装饰
对孩子进行节日教育和教学往往需要环境的渲染和熏陶。因此,每到过节,幼儿园都会进行环境布置。特别是"六一"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有情可感,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总是热闹又鲜艳,但教师们往往布置了幼儿园大环境,忽略了教室小环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请家长来园,一起布置教室环境。其间,家长们出谋划策,孩子们亲手操作,把教室装扮得隆重而又热闹,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欢呼雀跃,家长们喜形于色。环境的创设不同于教学活动,需要专业知识、专业人才。在环境创设中引入家长资源是可行的,它打破了班级工作的封闭性,打开了家长心防,调动了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开辟了家园合作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