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唱歌的技能与特点(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6日 21:18:36

  要求唱歌时有表情。这种情意的产生应出自幼儿的内心,表现在幼儿的歌声中,自然的面部表情中以及随音乐而产生的轻微的身体活动中。避免外加的"假笑"、做作或过分的身体摇晃,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唱歌的特点

  (一)音域、音量及音色方面

  由于幼儿的发声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喉头比成人的小一倍半,声带柔嫩而且较短。幼儿的音域比较窄,音量也比较小,特别是三岁的幼儿。到中、大班时,音量有明显的增大。幼儿的音色比较清澈、透明,这与其体形有关,幼儿头部比例大,故头腔共鸣多,一般来说,童声是很柔美好听的,但目前的调查中发现,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声音沙哑,有的非常厉害。保护幼儿的嗓音是很重要的。

  (二)掌握歌词及吐字方法

  幼儿的歌曲比较短小,歌词往往是一首押韵的儿歌,幼儿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最容易也较快能掌握的就是歌词。有些三岁多的幼儿,虽然曲调唱得不准,但歌词却能一字不错。有个别幼儿受语言的影响,有些字吐不清楚,也有时因为歌词不理解而唱错。

  (三)呼吸方面

  三岁多的幼儿肺活量小,呼吸比较短,又不太会节省地消耗气息,唱歌时常会唱两三个字换气,个别幼儿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停顿着似的断断续续的唱。四、五岁的幼儿唱的句子能够长一点,但呼吸仍掌握不好,他们往往不是根据乐句的需要换气,而是什么时候气息用完了就什么时候换气,有时在时值较长的强拍上换气,从而造成乐句、词义的破坏。

  (四)节奏、音准方面

  节奏和音准二者当中,幼儿掌握节奏比掌握音准要容易。一般幼儿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甚至切分音都能唱好,但对附点音符却不容易掌握。唱歌时,速度有时不稳,多数情况下会越唱越快,少数情况下会变慢。

  (五)协调一致方面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集体唱歌时不会整齐的开始,唱的过程中

  有的也不会注意听琴声或老师带唱的声音以及同伴们的歌声而按自己的速度唱,因此有的唱的快,有的唱的慢,有的早唱完了,有的却还在唱。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经常提醒之下,他们会慢慢注意到这个问题。不少孩子能想出一些办法使自己与别人一致。

  有人说,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不仅是口头语言的前奏,也是唱歌的前奏。因为这一哭声中有一定的音高,有不同的长短及不同的力度。虽然这些哭声还不能算是唱歌,但已包含了唱歌及音乐的素质了。所以,立足培养幼儿的音乐的技能,要从小抓起。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