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注重幼儿的再创造,让他们通过参与创造活动来展示创新才能,体验创新的快乐,萌发强烈的创新欲望。
【关键词】幼儿;创新;素质
人的素质包含许多方面,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创新素质等,对于未来社会来说,人的创新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素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从小开始不断积累,不断养成的。幼儿阶段是人的各种素质养成的关键期、基础期,对于人素质的完善、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因此,从幼儿阶段就开始重视创新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对其一生地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抓住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意识
三至六岁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与神秘,无数的"为什么"总挂在嘴边。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他们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 好奇心和好胜心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呵护、引导和强化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逐步培养孩子养成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认真解答,还要给他们留有思考的余地,通过思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想象力,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注重情景引导
针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及知识积累的状况,应选择一些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热情的事物为支点,让那些感人的故事人物,如画的自然风光都成为幼儿脑海中美丽动人故事的"火种",燃起想象的火花。
(二)注重游戏活动
幼儿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儿童期最有效、最省时、最廉价的想象教育。在游戏中,他们大脑兴奋,想象力丰富,无拘无束,河、水、泥等都是好道具。
(三)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
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美丽的色彩,刺激幼儿大脑兴奋,打开想象的闸门。如在音乐欣赏过后,给幼儿留几个问题: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想起了什么?这些小问题对幼儿想象的训练大有好处。
二、营造氛围,激活幼儿创新思维
(一)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实践基础上的
从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性游戏等方面让幼儿体验快乐,让"快乐之花"在小朋友心中开放,让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亲身感受自己的力量、同伴的帮助、朋友的支持,体验到成功离不开朋友。创新游戏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甜蜜,孩子们在无数次的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他们的创新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挖掘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材。教育空间应延伸到公园,商场,闹市区等,为幼儿提供激发想象的环境,提供多种活动的机会,强化幼儿的创新思维和举动,孩子们的观察技能、建构思路就会大大提高和拓宽了,幼儿的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同时注重将幼儿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参与上,注重训练幼儿迁移、转换能力的培养上,使幼儿产生富有迂回变化的思路,萌发创新思维,产生创新地举动。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锻炼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有些孩子喜爱动手剪贴,如在秋天拾落叶的活动中,教师有意引导幼儿用落叶变成各种形态,孩子会用树叶联想,剪贴成各种千姿百态的小动物,他们也会把这些树叶变成小动物形态联想编成不同的童话故事,自说自话,自得其乐。对孩子来说,让他们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有心人,随时在联想,孩子在这种独立、自由的活动中,看到许多有趣的变化,教师再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新潜能挖掘和释放出来,产生联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提供机会和平台,让幼儿获取创新的成功感
(一)孩子的创新比成年人的创新更加可贵
每个孩子都经常实践创新,而成年人却偶尔为之。这充分表明,虽然孩子的创新能力很弱,但他们从事创新的潜质却十分巨大。幼儿期处在创新心理觉醒时期,对一切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他们好奇好问,不受传统习惯束缚,敢想、敢说、敢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
(二)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提供可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幼儿在玩耍中发现、认知、创造,会不断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长此循环训练,激发了孩子的创新热情,幼儿会逐渐地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智慧"的头脑,激发了孩子善于探索,勇于创造精神。事实上,善于发现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才会善于研究,有研究才会有创新意识。
(三)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能,每一个幼儿都是创造之人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注重幼儿的再创造,让他们通过参与创造活动来展示创新才能,体验创新的快乐,萌发强烈的创新欲望。教师积极提供幼儿创新素质发展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让幼儿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宽松、民主、活跃的环境和氛围中,真正激发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