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听话能力的培养——幼教策略论文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10日 20:54:13

  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幼儿的听话能力则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因为幼儿的听话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规则讲述前提。只有听得准,才能学得扎实,模仿得正确,表达得清楚。培养好幼儿的听的能力,也是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学习基础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一般可分为"听"和"说"两部分。而幼儿的说则要靠听来实现。那么怎样去培养幼儿听话的习惯呢?我认为培养好幼儿听的习惯主要应从听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用准确的语言示范,培养幼儿听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靠教师的语言来进行。从小就培养好幼儿听话的能力,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前提。因此,教师的说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思维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所说的语言、语音、用词要规范化、条理化。教师所说出的话要准确,而不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

  第一,教师要以准确的语言给幼儿良好的示范。在幼儿园推广和学用普通话是每个幼儿教师的必修课。幼儿的音带发育不全,他们常常会把"老师"说成"老西";把"柿子"说成"戏子";把"四十"说成"事实"等等。教师要注意在平时随时纠正幼儿的发音,经常给幼儿以准确的示范,让幼儿知道哪些音是用舌尖发音,哪些音用翘舌发音,让幼儿看准老师的口形,使幼儿从小就掌握和学习使用普通话。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范例。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化,严禁土话、脏话、粗话进课堂。

  第二,教幼儿学会听成人和同伴的讲话。

  幼儿的学习多是靠听来感知,听是说的前提。幼儿时期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也就是说他们常常是在玩和游戏中无意识地听成人和同伴的讲话。把他们感兴趣的话记下来。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学会有意识地听话。只有听得明白,才能记得住。教师在教幼儿听话的过程中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教师的语言要尽量接近幼儿,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词要随时解释清楚,帮助幼儿在理解中加深记忆,丰富词汇,学会说话。幼儿园的新词解释一般可采用这样几种方法解释:一是用幼儿掌握的词去解释新词。二是用实物解释新词。三是用动作和表情解释新词,这样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才能便于记忆和模仿。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