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墙饰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墙饰向幼儿宣传、暗示、讲解好的习惯,孩子们在与墙饰的交互作用中加快了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在盥洗室布置了小朋友洗手的步骤图,提醒孩子们怎样正确洗手。自饮水机旁布置《给小汽车加油》鼓励幼儿多喝水。在活动室布置《萝卜青菜真好吃》的墙饰,向孩子们讲解蔬菜有营养,教育幼儿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2)发挥教师榜样的作用。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小班幼儿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所以我们作为老师,言谈举止一定要注意为人师表,先正其身,才能正孩子,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意义。记得有一次幼儿洗手时,我发现琪琪用别人的毛巾擦手,我就沉着脸说:"琪琪,怎么不用自己的毛巾呢?用别的小朋友毛巾多不卫生啊"。谁知道她瞪着天真的大眼睛说:"可老师也用过别人的毛巾啊"。她的话让我大吃一惊,仔细一想,自己也确实有过这样的现象,有时洗手后着急做别的事情,就随便用个毛巾擦一下,没想到会被孩子看在眼里。于是我就对琪琪说:"真的?你怎么不早点给我指出这个坏毛病呢?今后,我们互相监督,不让坏毛病再出来好吗?"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懂得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作为老师应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为幼儿树立榜样,才能有助于他的良好行为的养成。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就是孩子的学习,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所以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会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我班有一名幼儿挑食,我们用来很多的办法都不见效。在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中发现孩子特别爱看动画片《大力水手》,我们创编了一个游戏《大力水手勇闯关》,请他当队长带领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到达终点,其中一个环节是一定要添加大力水手的菠菜,不然会不能到达终点。在游戏中他充当英雄人物的满足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他不爱吃的食品,总会边说"大力水手的菠菜",边把饭菜香香的吃下,渐渐的他克服了挑食的坏习惯。在娃娃家,洋洋总是把食品随手乱放,弄的到处都是,时间长了既会造成孩子不讲卫生的习惯,也不利于活动后的整理,我扮做监督员来餐厅检查。检查后我做出不满意的样子,说出了他们不正确的做法,希望今后改正。在一次次反复纠正与提醒下,使幼儿在活动区中逐步建立了新的规则意识。
3.利用故事、儿歌、歌曲等多种题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再困难的学习活动幼儿也会乐此不疲。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说儿歌等,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的特点,通过学说喜闻乐见的儿歌、欣赏经典的故事、传唱优美歌曲,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真正把良好的习惯内化到自觉行为。
讲大道理小班的幼儿是听不懂的,但是故事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能鼓舞孩子上进。小班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往往会把饭菜掉的瞒住都是,我们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如《漏嘴巴的大公鸡》、《 一碗鱼汤》的故事,在故事中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的教育作用下,幼儿逐渐养成专心吃饭、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儿歌因其极其短小精悍,简单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儿歌《叠衣服》左手抱抱、右手抱抱,低头看看,弯腰叠好。家长们都反映,孩子们以前在家把脱下来的衣服随便一丢,现在孩子们在念着儿歌的同时就把自己的小衣服整整齐齐的叠好了,儿歌的作用太大了。小班幼儿分不清左右脚总会出现穿错鞋子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创编了儿歌《穿对了》"两脚并并排,点头笑开怀,两脚并并排,扭头不理睬。"幼儿在自念儿歌的同时进行了自检,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班幼儿穿错鞋的现象几乎看不见了。
旋律优美的歌曲每个人都会喜欢,小班幼儿同样也是,同时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化、拟人化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或创编适合的歌曲,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我班幼儿洗手后水龙头总有关不紧的现象,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给保育老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我就采用拟人化的语言讲述了《小水滴的自述》,教幼儿歌曲《小水滴你别哭》,从此以后孩子们都会自觉的把水龙头关紧。
4. 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生活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往往有些幼儿在园表现非常好,能自觉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制度,而在家由于父母娇宠惯养,规定往往难以执行。所以,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沟通孩子的教养问题,如开设家校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动态,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利用家长开放日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定期召开家长会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循序渐进,坚持做家园共育,直到良好的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