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幼儿行为看家庭精神环境(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02日 10:44:32

  原因分析:遥遥这一断时间的变化,让老师感到吃惊,通过对其家长的交流,了解到自从遥遥妈妈在一家制药厂上班以后,由于是新手受了不少的委屈,再加上遥遥的爸爸整天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家庭,妈妈就把儿子当成一个小大人,一个可倾诉的对象,将自己平时受到的委屈,和对他人的牢骚,以及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评价统统告诉了遥遥。她在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时,没有考虑到年幼的儿子能否承受得了,在遥遥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思想中,意识里不会对发生在妈妈身上的事做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他只知道,妈妈被别人欺负了,妈妈受到了许多委屈,他为妈妈感到难过和伤心,才导致了他在园的不同寻常的行为表现。遥遥妈妈的倾诉,让孩子用一种情绪化的意识,去观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切,形成一种不良的心态。妈妈应该及时止住,把孩子当成心理医生、倾诉对象这一行为。

  应对策略:遥遥妈妈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教师在同其交流中,要采取适宜的方式,注意不要触动她敏感的一面。用真诚的态度和朋友式的口吻与其交谈,让她了解遥遥近期在园的表现,明白教师对孩子的真诚和忧虑。运用"生态体验"的理论,向她说明"情绪具有感染性、弥漫性的特征,被感染者的情绪控摄着人的生命样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⑶使她认识到自己把孩子当成倾诉对象,毫无保留地向孩子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时,无形中制造了紧张、压抑、不满的家庭精神氛围,使孩子将从母亲那儿感受到的委屈和苦闷积压在心里。还应认识到这些原因会导致孩子社会适应困难,严重的会形成孩子的人格障碍,造成孩子小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邀请遥遥父母一起参加我园举办的"生态体验"家长培训学校,并针对遥遥母亲的情况,运用体验活动"不安情绪的传染",让遥遥妈妈通过体验,学会清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思考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自己该如何有意识地防范他人的情绪,处理好与周围的人的相互关系。在自己感到不能分解这些情绪时,应找一些亲戚朋友倾诉,不要把孩子当作倾诉对象。爸爸应学会挤时间多陪陪家人,夫妻一起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精神氛围。父母应该常对孩子说:我很开心,我很高兴,寻找生活中愉快的事情告诉遥遥,因为幼儿需要一个充满心理安全和心灵自由的环境,民主、向上、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它能给幼儿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个案三]    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行为特征:子优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小家伙长得皮肤白皙,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具有超乎寻常的逻辑思维。她最大的特点是:我行我素,不会被外界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严航旗小朋友从家里拿来一个十分漂亮的小扇子,几个小女孩一起用它玩着"扮小姐"的游戏,扇子到子优的手里,她就把扇子往兜里一装,再也不愿意拿出来,老师怎样劝解,就是不愿意还给小朋友,理由是:我喜欢这个扇子,它是我的。段振阳带来好吃的点心,在老师的要求下,把点心包好放进书包里。子优见了,等到活动结束后,二话没说打开段振阳的书包,拿出点心吃起来,理由是:因为我很喜欢吃芝士蛋糕。早上,子优来晚了,走到玲玲小朋友的面前,要求玲玲让位子给她坐,理由是:我喜欢坐靠门的这边,我就要坐这里。小朋友们越来越不喜欢子优了,她开始孤单起来。

  原因分析:从子优表现出的行为看,这个孩子父母是典型的溺爱型家长,他们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以孩子为"中心",无原则地满足子优的一切要求,对孩子的爱已表现为照顾过分,满足过头。给孩子提供机会,成为家庭的特殊人物,享有特殊的待遇,致使孩子养成任性、霸道,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个性。父母把子优视为骄傲和自豪,几乎看不到孩子的缺点,常常为孩子的缺点、错误辩护,姑息迁就,以致造成子优缺少相应的社会交往技能。在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时,要求别人为她的需求进行退让时,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的正确与否,是否符合社会规则。还有,子优表面看来是自以为是的行为,其实是她较强自尊的表现。

  对应策略:特别邀请子优的家长,参加我园举办的"生态体验"式家长培训学校,根据子优家长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生态体验"教育中父母效能体验作为培训重点介绍,让家长明晰"孩子的成长进步与家长教育原则,教育目的归因是为孩子还是为自己,孩子的品质养成是塑造还是改造?"⑷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多给孩子提供情感交流的机会,让她懂得与他人交流的技艺,学会尊重他人。因为幼儿自我意识还未完全建立,独立性差,父母要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舍得让孩子面对困难。向孩子讲明用别人的东西,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态度鲜明地要求孩子遵守社会礼节,各种社会规则。在孩子的表现超越规则时,家长不能抱着欣赏的态度放任不管,同时,教育态度也不能向两边倒,更不能操之太急,管得太严,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造成消极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无论教师或家长都要明晰自我形象对幼儿的影响,给幼儿一个宽松、积极向上、充满爱心和宽容的精神环境。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所以,教育不是获得的知识,而是学到的知识都遗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那么教育是什么?是带给人终身受益的品质,自主精神和所有能触动心灵的美好瞬间。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