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园讲述活动设计与组织(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04日 14:15:43

  (二)幼儿园看图讲述中的提问1、提问要紧扣教材内容,简单明了,能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呈现图片后,可采用直接的信息式提问,简洁明了,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画面进行粗略的观察,获取画面提供的显性信息,为讲述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如讲述活动《捉迷藏》,讲的是小白兔、小猫、小鸭、小鸟、青蛙等小动物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讲述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找到小动物的藏身之处,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关键是"上面、下面、里面、外面"等方位词的运用。图片出示后,我利用小白兔这一突出的主体形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白兔闭着眼睛干什么呢?""还有别的小动物吗?""它们在哪里呢?"使幼儿在观察图片时,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能抓住主题线索,展开积极的思维。因为孩子们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所以在讲述时,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对口语的训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2、提问要根据幼儿的观察水平,层层深入,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找出图片的因果关系,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如《鼹鼠的皮鞋车》这个活动,图片展现的是一个废物利用的故事:一只破皮鞋,在小松鼠眼里一文不值,但是在勤劳、聪明、能干的小鼹鼠手里却成了一辆漂亮的皮鞋车,它送小兔子上学,为小松鼠送松果……教师要抓住"破皮鞋变成皮鞋车"这条线索,提出适合幼儿能力水平的问题,并对幼儿的回答要以积极的态度应答,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形成积极的互动。

  《纲要》新思想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更是幼儿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当幼儿的讲述脱离了图片线索时,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因此《鼹鼠的皮鞋车》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小鼹鼠。小鼹鼠经过破皮鞋时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利用这些信息,掌握其中的因果关系,体会两只小动物对相同事物的不同态度,不同做法,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学习用较完整、规范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述,特别是对"小鼹鼠是怎么把这只破皮鞋做成了漂亮的皮鞋车?"这个问题,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正确运用"提、冲、修、刷、推、按"等动词进行讲述,较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发展。

  3、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

  引导幼儿读懂图片内涵,体验角色形象在"这一个"情境之中的感受,促使幼儿想象力的发展,鼓励幼儿"还想说"。看图讲述作为语言文学教育材料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其丰富的内涵,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单纯地训练幼儿的口语能力,另外很大一部分则是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之外,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用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引起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读懂图片的画外之音,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纲要》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要想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和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讲述是幼儿最主要的训练形式。讲述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看图讲述、排图讲述等主要以图片为依托的讲述活动外,还有情境讲述以及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安排的一些谈话类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利用积极、有效的提问,努力促使幼儿想说,会说。在注意问题的开放性的和挑战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适宜性,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提高幼儿自身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形成好问、自信、自主探究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