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6月07日 09:16:45

  (3)夸张法:引导幼儿将事物的特征强化、扩大、突出,甚至取代事物的整体形象,弱化其它形象。例如命题画《我的妈妈》活动中,有的妈妈头发一根竖立着,双眼圆瞪着,大大的,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而其他部分,如耳、身、脚、手都画得很小甚至没画,问他为什么这样画,孩子的回答却是出乎意料之外,"因为妈妈打我的时候,眼睛可凶了,好吓人的",话语中体现了孩子对妈妈发怒时的印象特别深,致使孩子将这一点表现得更加充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绘画教学中,除了运用以上3种方法外,我们还尝试运用了记忆法、改画法、拟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绘画创作中,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

  2.运用多种方法,各种材料进行塑造、制作。

  (1)运用多种美工方法进行塑造、制作。

  在传统的美工教学中,幼儿园常以折纸、剪贴制作,捏橡皮泥为主要内容。对此,我们尝试增设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尝试了点彩画"小花伞"、印花"蔬菜印章",棉签画"一串红"、水粉画"美丽的花园"、编制"衣服"、小创作"贺年片"oooooo等等,活动中,幼儿对各种美工的技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及掌握,提高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为幼儿今后大胆想象、创造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2)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塑造、制作。

  多种多样的材料刺激幼儿的感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因此,多为幼儿提供半成品及废旧材料,这些半成品、废旧材料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可以使孩子在操作中按自己想象任意创造出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有用的果冻壳》活动中,以各种形式的果冻壳作为主体,辅以瓶盖、毛线头、苹果网、皱纹纸、各种豆子、钎丝、吸管牙签等材料,让幼儿大胆想象,任意制作,这些在大人眼中看来毫无用处的果冻壳却在孩子的手中,创造出新型的电话机,可爱的小青蛙、小螃蟹等,奇特的自行车……等等。各种材料在每个孩子手里都有它的不同用途,使孩子们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分科,它不纯粹进行艺术技法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的相互融合的渗透,来达到提高幼儿的审美感觉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目的。我们通过美术,让幼儿找到审美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说和做,不断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智慧的头脑,加上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会创造美的手,造就具有理想和感性相结合的综合型智慧的人才,我们还将从其它艺术领域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艺术和审美不断丰富人的精神。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