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小班化教育是教育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让师生关系浓起来,活动空间大起来,学生胆子大起来,学生思维活起来。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关系浓 空间大 胆子大 思维活
我校自实行小班化教学以来,曾有人问我效果如何?我想,这首自创的打油诗就是最好的概括和体现:"小班新潮涌进来,因人而异施教材。互助互学一起来,争先恐后上讲台。学习生活真精彩,老师学生乐开怀。激发兴趣树信心,众说小班出人才。"小班化是教育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潮流和趋势,已戴着自己精致的面纱向我们款款走来了!她"小"得可爱,"小"得精彩。
一、小班化教学让师生关系浓了
小班化教育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了;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间的合作也就越不容易进行。过去,在大班由于人数太多,对于一些学生中出现的思想、或者行为上的问题,教师不能也不可能及时解决,甚至有些个别现象无暇顾及。而现在却不同了,自从实施小班化以来,师生活动的余地更大了,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辅导的机会增多了,学生的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小班化集体中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真正达到了民主、平等、和谐。每个学生的心理,教师都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教师作业批改量小了,就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种生硬板起面孔的批评教育方式被淘汰了。由于班额少,同学之间的非正式群体的出现的可能就会减小。每个学生之间交往的频率提高了,他们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坚持让学生唱管理主角,实行老师、学生共同管理,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如:在班级中实行"班长轮换制"即让每位学生既接受管理又管理他人,同时,教师巧妙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和从众心理,激励引导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这样,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使学生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从根本上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那种皇帝般公主般的性格。
二、小班化教学让活动空间大了
以前,大班教育常常是前排学生坐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与老师同吸粉笔沫,后排学生紧贴着墙,后门都打不开。在教室里,夏天像个蒸笼,冬天空气污浊不堪,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现如今,人数少了,教室宽敞洁净了,人的心情也好了,更加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教室有了更多的可利用的空间,课桌的摆放形式由以前横成排、竖成行的"秧田式"的排列方式变成"马蹄形"、"T形""小组围坐形"等排列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小班教学组织形式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室剩余的空间,师生就可以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体现全班同学团结一心的"你我他是一家"、展示学生才华的"小作家大舞台"、彰显学生个性发展的"群星荟萃"和丰富学生知识的"学海无涯"等等。优美环境的设计,不但为学生营造了亲切、宽松、愉悦、活泼的学习、生活氛围,还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激发兴趣的舞台,使学生感到温馨幸福。
三.小班化教学让学生胆子大了
要想课堂效果好,让学生敢于说话是第一步,而传统的班级授课,班级人数较多,教师虽然也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学生的参与面很窄,班级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只当听众,能够真正与教师对话和交流的学生很少,受到说话锻炼机会的人数较少。教师上课时由于时间,人数的限制,也只能让很少的几位成绩优秀、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对其他的学生也只能"视而不见",很多学生在班级中是一枝独秀。其他成绩一般的,说话能力欠缺的学生则成为课堂上多余的"看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感觉课堂与自己无关,胆子自然就小了。而现在的小班化教学,班级中的人数较少,教师就可以想方设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大面积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质疑解疑,俗话说"疑为学之始"。通过长期的训练,小班的学生变得敢想敢问。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高质量的问题。如:杜甫《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祥子一声不出地在水里"挣命",能不能说成"拼命"?等等。质疑带动了理解,而理解又使学生发现和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问题生成的越多,胆子也就越大。总的感觉,"小班化"教学让学生比以往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和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