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班化教学让学生思维活了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教学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互助互学,教师点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以组织学生主动探索为特征的教学顺序"明确课题-分组探索-教师点拨-悟出规律"得到很好地执行。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产生多种思想。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小组集体讨论,发挥"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作用,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碰撞出智慧之花。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以小组集体形式出现,有时,尽管是学生个体活动,但教师应认为他代表小组,评价与激励的语言也针对小组,这样,小组中个别人员的活动也自然会受到小组其他人员的关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相互评估,评估的活动,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估,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无形之中就有了很强的竞争力与亲和力。从而班级成员间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既是同伴又是竞争对手矛盾"纠结"中,蹦出绚丽的思维火花,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理解文本,活用文本。如:在教学完《幼时记趣》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们来"观图趣说沈复"。看图时我们可以运用夸张、诙谐的语言,准确的体态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声情并茂地趣说沈复的故事。问题一出,小组立即讨论,即刻举手如林,我知道,这标志着宝贵的答案即将"诞生";这个说我以师长的身份"学生的傻事"来趣说沈复,那个说我以母亲的身份"我的傻儿子"来趣说沈复,还有的说我以朋友的身份"童年的伙伴"趣说沈复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在心里暗暗感叹小班孩子的思维真的"活"了,小班的孩子真"厉害"!
总之,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是个性化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衣忠哲《小班化教育与素质教育》
沈克非《浅谈小班化教育》《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景芳玲《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管理》2000年第3期
刘宏博《关于小班化教育的几个问题》《中小学管理》2000年第3期
谢尚文《"小班化教学"分组教学中现存问题与解决办法》《上海教育》199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