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让幼儿动手。在我组织的角色游《拔萝卜》中,里面的角色随要一些道具,这就需要我们师幼一起完成。教师在给幼儿讲清楚故事内容和角色分配后,接下来就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班里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老师只是给指导意见,他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制作出来的作品是所有小朋友中最好的,只让我很欣慰。
经过这次的经验,我反思了很久,虽然我学习学前教育已经有三年,但是严重缺乏教育经验,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我们要大胆的想象,给幼儿多多动手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制作游戏材料。着名教授杨振宁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实践机会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幼儿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表现与创造的机会,使幼儿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
(六)在角色游戏中要善于利用好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
我刚刚毕业出来,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唯一有一点就是在毕业前在实习过程中有接触过幼儿,但是时间很短。刚进幼儿园,园长就把中班的教材给我,让我接受中班幼儿的教育,当时心情很复杂,既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我成为了梦寐以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害怕的是我没有经验,怎么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由于不了解幼儿,刚刚开始时特别的困难,在组织活动时漏洞百出,还好园长是个很有耐心的教育工作作者,教我如何去抓住幼儿的心理,才能融入幼儿的世界。幼儿的好奇心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要学会利用,利用好就能激发幼儿的醒悟、创造力,探索意识。
幼儿对外界事物好奇,往往显示出独立的见解和思维,很少模仿别人,能够用新方法对待旧事物。对于由幼儿的好奇心引发的独创行为,应该给予表扬、鼓励,使其好奇心得到强化,并为此去寻找答案,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孩子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形成创新意识,在他们幼稚清新的心灵中形成自己的性格,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刚过不惑之年的康尔于2001年捧走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应该学会创新。创新意味着你不但要熟悉已有的事物,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许多自己的新想法。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5岁孩子的大脑量已达成年人脑重量的95%,是开发和利用幼儿好奇心,培养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抓住这一良机,充分利用幼儿对自然、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小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热爱社会的兴趣,以及将来成才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班的幼儿好奇心特别强,遇到什么他们都会问你为什么?有时候自己都没有办法解释,只能告诉幼儿这个问题老师没有办法回答,等老师知道了在告诉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去思考如何做才不会抹杀掉孩子的好奇心,并且能让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七)组织幼儿评价、总结游戏评论游戏对提高游戏质量、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讨论法、现场评议法和汇报法对游戏中的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及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总结。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应注意评价要具体、准确,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要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以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评价活动应是指导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
通过游戏孩子不仅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游戏的内容出现了转折,游戏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成了对幼儿实施各种教育的手段。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成长的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以孩子们为主体,由孩子扮演角色,模仿成人劳动的意愿性游戏。老师只有把目标记在心里,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利用好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其探索兴趣,使其在游戏时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游戏才会更生动,更受欢迎,更有价值。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的游戏活动,在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必须开展和加强对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工作,从环境的准备到激发兴趣,到各个环节的指导,到结束时的评价总结,都在教师指导的工作范围之内。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对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游戏是幼儿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幼儿时期接触的游戏(包括其他所有事物)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影响其一生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