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正式语言活动,如: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的同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幼儿玩各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如:手指游戏、民间游戏等,既激发了幼儿学说普通话的爱好,又提高了他们讲普通话的能力。在幼儿园开展的"大带小"活动,中大班的孩子为小班的幼儿表演讲故事、念儿歌等节目,大班孩子的说话自信心增强,小年龄的孩子也乐意模拟学说。
根据小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观看一些优秀的动画片,引导幼儿观看和欣赏的同时喜欢讲普通话,从而逐渐提高幼儿普通话的水平;中大班孩子的情境表演,使大家感受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我们坚持每月一次的讲故事比赛,让幼儿人人争当小小故事王。我对于一些家乡方言较重的幼儿给予非凡关注,设法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发音。
经常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还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如在学期结束前,请孩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新年的到来,大家都长大一岁了,要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在活动最后大家一起交换新年礼物时,则要求每个孩子都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大家的相互的感染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幼儿都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如"祝你新年快乐"、"请收下我的礼物"等。在这种主题非常明了的氛围中,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高,效果也比较好。
活动多样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认知水平低下,他们得从具体事物中来理解和认知,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手段。在各种活动中,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强化,渴望表达,培养了他们说话的兴趣,提高了表达技巧,锻炼了表达能力。
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知识水平和心理因素;活动应吸引全体幼儿参加,体现活动参与广度,因此活动可设计成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难度和要求,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水平幼儿都能参加并完成任务;活动应具有激励性,避免触及幼儿或其家庭的隐私。
4、加强语言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的结合,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教学。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进程,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绝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臆断、知识水平来设计教学课程。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他人传递,我们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创设尽量真实的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学会正确使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