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责任感的培养(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9月30日 20:57:22

  2、进行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理斯指出:"父母的身体力行,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会自动播放这种具有贯穿人生始末的强大影响"。这说明,要想孩子有责任感,首先父母要有责任感,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父母做事认真负责,并以之为习惯。那么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孩子就会自动地模仿,成为强有力的教育力量,这比任何一种空洞的说教要有用得多。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要以平等的态度互相检查、督促、评价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可以养成孩子稳定的责任感。

  3、积极开展有价值的亲子活动

  责任感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幼儿的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亲子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体会到与父母一起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能理解自己在亲子合作中应该承担的任务。我班经常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如"环保小制作"活动,幼儿与父母各分其责,互相合作,屏弃了包办代替的现象,使幼儿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应该负的责任,而不做无用的"寄生虫"。长期以来,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更多了,在与父母的商量合作中体现更多的是责任感,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越来越清晰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与地位,突出了主体性,这也正是幼儿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三、让责任感成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负责、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做所扮角色的事等等,都是极好的方法。当幼儿的责任感不断增强时, 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将责任感内化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那么如何让幼儿的责任感成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呢?这必须遵守一个原则,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家园配合,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从我不但积累的实践证明,我觉得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更应该从小抓起,从幼儿建立初步的责任意识开始。记得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老师为了稳定他们哭闹的不良情绪,允许他们把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还摆出了五花八门的漂亮积木。当他们津津有味地玩玩具时,沉浸在积木地搭建中,就象一只只幸福的小鸟。而在收玩具那一刻,我却时常看到"玩具玩到哪儿放到哪儿"的现象。老师阿姨往往就成了孩子们的"小尾巴",到处帮他们整理收拾导。这就等于默许了孩子们乱扔乱放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家中的情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一来,也导致了他们惰性的滋长,扼杀了幼儿该有的责任心。为改变这一现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明显地教育成效。其一,建立规则,玩具必须物归原位;其二,设计图标,学会看物品摆放的图标;其三,负责到人,自己玩的玩具必须自己负责。这样一来,孩子就变成了玩具的主人,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玩的东西,按照老师制定的规则去取放各种玩具。于是,孩子们慢慢地开始建立了责任意识,游戏过后,会试着按图标取放玩具、材料,尝试将玩具、材料物归原处地放好。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收放物品的习惯明显好转,对自己的玩学具也有了责任感。破坏、缺少、遗漏现象很少,不仅遏制了资源浪费,还培养了幼儿做事有始有终,整洁有序的好习惯,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了。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孩子的一切良好行为都受责任意识、责任规范的支配。日积月累,强烈的责任感也会使幼儿以主动、自觉的态度进行活动。其实,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就能有针对性地培养班级中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在各种行为活动中提高责任意识,让责任感真正成为幼儿自觉执行的行为规范

  通过三年来的具体实践,我班幼儿的责任感意识明显增强,责任心显著提高,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于帮助别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是孩子学习、工作、生活的良师益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时时、事事、处处做有心人,为培养21世纪对事业、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的合格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