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8日 20:57:23

  (三)角色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这就要求幼儿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往往把自己想成一个特定的人物,说话、做事都要执行角色的职责。

  1、对角色的假想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把自己想象成某一角色,言语和行动都受这一角色的影响。例如在扮演"爸爸"时幼儿人会做出威严的样子,说话的语气也会变得低沉。

  2、对游戏材料的假想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物品,或者是一物多用。例如幼儿会将一个洋娃娃当做几个娃娃。

  3、游戏情境的假想

  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节进行浓缩或转换。如娃娃家"妈妈"摸孩子的额头,"呀!孩子发烧了,送医院吧"。于是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说打针了,孩子的病也好了。

  四、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情感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对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价值,游戏是没有压力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压抑的实现自己的愿望,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支配物体,操作材料,大胆创造,其创造的愿望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愉快。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理解和接触他人情感,适当表达自己的感情的途径,从而学习对压力、冲突或变化作出适当的健康反应,控制不友好的攻击性行为,学会放松的技巧,解决情感上的冲突和问题,这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五、角色游戏能够发展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受到集体规则的制约,按照集体的意志去行动,否则他将被游戏集体所淘汰。例如,在开展游戏之前需要角色进行分配,有些角色很有吸引力,而有些角色却没有吸引力,没有人想去扮演,那么如何去分配这些角色呢?这时大家用一个公正的办法决定胜负,胜出的幼儿先挑选角色,败了的幼儿则后挑选角色,如果那个幼儿失败了却不喜欢剩下的角色他也得去扮演,如果不去,同伴就不让他参加游戏,为了能和别人一起游戏,幼儿不得不遵守集体的规则。同时,幼儿在扮演某一角色时也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同伴不让他参与游戏。这样,幼儿就不得不约束自己,遵守规则的能力得到发展。

  幼儿游戏是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它不能创造具有社会意义的价值,无实际功能,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抵消游戏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是通过游戏学习社会文化,习得社会行为,积累社会经验,体验成功的愉快,获得自信和满足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应以成人的功利性观点去看待幼儿游戏,把它们当作毫无意义的玩耍、嬉戏的活动,我们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问题,去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