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科学兴趣培养的实践探索(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29日 20:25:27

  比如在大班"好玩的磁铁"活动中,我按"探究--实践--再探究--再实践"的流程,组织幼儿经历了三次"探究与实践"活动,分批投放了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认识磁性。第一次,我投放了许多别针、金属瓶盖、钥匙、钉子等等,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怎样把它们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样样东西都能被吸起来。实验出了磁铁能吸铁的本领。第二次投放了一些积木、塑料插片、塑料瓶盖、扣子、笔盖等材料,让孩子们再去探索。孩子们便发现磁铁不是能吸所有东西。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磁力具有穿透性,我又第三次投放了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纸屑、卡片、毛线、布条,引导孩子大胆尝试,在它们的下面加入铁片或其他铁制品,产生了磁铁吸住它们的现象。由于这一活动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式的提问,因而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探索也更加得主动、积极。

  四、寓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科学活动必须是符合科学事实的,不像美术活动、音乐活动那样可以夸张、大胆想象,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首先要考虑设计的内容是否合理、科学。科学教育往往以科学探索活动为主,操作性强,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无所顾忌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探索,促使幼儿在操作中不断地开动脑筋,寻求答案。 比如在各种科学小实验中,幼儿不仅能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在感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分类、测量和思考等智力技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如在"摩擦起电"的实验中,,让孩子们用纸屑、塑料玩具、积木铁质小棒、瓶盖、木质积木、丝绸布等材料自己去尝试:怎样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有的东西摩擦后能将纸吸起来,有的却不能,这是什么道理呢?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幼儿很快懂得了"静电"与"吸力"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幼儿善于动脑,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我们能在活动前广泛地收集多种材料,给幼儿创造一个尽可能丰富的探索环境,幼儿就能自如地在探索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适时鼓励,活动中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对孩子们的求异行为应加以鼓励,而不是横加指责;尽量不作过多的限制,以免幼儿怕犯错误而产生恐惧心理;注意做到适时鼓励,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教师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多的言语,尤其是指令性语言,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幼儿操作、思考和表达;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但又要避免过多的帮助,尽量多给幼儿独立思考的余地;要鼓励幼儿自己解释自己的发现,哪怕是错误的解释;要鼓励幼儿多提问,并巧妙地引导他们针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获得信心。比如在课上,表扬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的、个别的、口头的、书面的。如点头、微笑、夸奖、贴小红花等。现在我们还可在课件中设计表扬的环节,如幼儿回答对某个问题后,电脑中会出现表扬的画面,可以是五角星、小红花,大拇指、小红旗等,另外还可加上语音,如你真棒、好极了等,课件中的表扬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对幼儿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课堂教育与社会大自然结合

  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以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初步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采取行动,形成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过去,我们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常常局限于园内的教育,而忽视与园外科学活动的结合。其实,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离不开与大自然和社会,不同渠道,多种方式,多样活动,都有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得,认知能力的提高。

  自然界充满着许多诱人的奥秘,富于好奇心的孩子们总是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并想探个究竟。所以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课堂和材料,它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在进行"夏天的虫"的主题教学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走入昆虫世界。让每个孩子都象昆虫学家一样去观察我们周围有哪些昆虫?这些昆虫叫什么名字?它们长得什么样?住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等。孩子天生对各种各样的昆虫感到好奇,他们常常会睁着自己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小动物。因此当你走进我们教室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孩子们制作的不同种类的虫子标本,在走廊内,我们还创设了昆虫标本吊饰,这也给周围环境增添了温馨的色彩。

  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素材内容。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幼儿体验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我们离不开科学等等,这些科学意识与情感的培养对幼儿是终身受益的。而且也有利于各科教学的相互渗透,让幼儿在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接受了科学教育。例如:歌曲《夏天的雷雨》就渗透了自然气象科学的常识,通过歌曲学习,小朋友也了解到雷雨是夏天特有的气象特征之一,是一种自然现象。再比如:语言诗歌《夏天在哪里》,它语言简洁、优美、自然、流畅,且琅琅上口,不仅给幼儿带来文学的享受,而且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渗透了很多夏天季节特征的了解。因此,科学活动的渗透性不局限于科学教育活动,更蕴涵在其他各科教育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认识春、夏、秋、冬季节的活动中,我根据季节的不同组织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气的变化,感受气温的冷暖,欣赏我们身边的麦苗、麦杆、芦苇、野花、野草等自然景物,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农作物、花草树木等生长过程,了解人们的劳动情况,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寻找季节的不同特征,感受自然界的美与神奇,这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