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胸开阔,做到老师不计老人过。
俗话说:"大人不计小人过。"我们幼儿园老师就要有宽广的胸怀,做到"老
师不计老人过"。对于一些专横、霸道的祖辈们表现出的一些过激行为、言语,不能记在心理,不要与他们计较一些小事,事后还是以一颗平常心与他们沟通,笑脸以对,他们也会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慢慢地改变对老师的看法。如我园在手足口病流传期间,为了减少传染源,要求家长在大门口接送孩子,各班老师分时间段将孩子领至大门口,这样家长觉得不如进园领着孩子就走方便,有一位老爷爷,平时比较难说话,站在幼儿园门口大骂老师,说什么老师乱搞花样,烦死了等等,引来了很多围观的家长,跟着敷衍。这时,我们幼儿园老师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给他讲明当时全国手足口病的形势、对孩子的危害及预防方法,使这位爷爷和其他家长明确幼儿园这样做的由来以及给老师增加的工作量,以后每天接送碰到这位爷爷时,我们老师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主动跟他打招呼。真是由于老师的大度,这位霸道的爷爷再也没有霸起来,相反,以后幼儿园有什么事总是积极地配合,成了一名优秀的祖辈家长。
五、耐心倾听,用多种方法沟通。
对于外地来的祖辈家长,我们老师要有耐心,听不懂他们的话也要仔细倾
听,要让他们觉得你尊重他们,没有因他们是外地人而看不起他们。实在听不懂,可以让小孩做翻译,因为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快,再加上经常看电视,会讲普通话。有些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我们也可以通过留纸条、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与年轻的父母联系,从而达到家园互相配合的目的。
六、虚心请教,挖掘祖辈家长的教育资源。
现在的幼儿园老师都是年轻人,对于幼儿园自然角中的花卉、小动物不会照顾,没几天就把小金鱼什么的养死了,种植园地里换季节时也不知种什么东西,每当碰到这方面的困难时,我们总是挖掘祖辈家长的教育资源,因为他们都有种田的经验,有些老人退休在家没事,就用种花、养小动物来消遣时光,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弥补教师在这方面知识的不足。这下,这些祖辈家长来劲了,有的搬来了菊花、吊兰,有的拿来了玉树、金鱼,有的送来了植物的种子,还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给老师们讲述饲养及管理的方法,有的甚至还亲自动手,在自然角、种植园地中干起来了。有了这些祖辈家长的参与和指导,现在我园种植园地中的植物郁郁葱葱,自然角中的小动物生命力旺盛,每天都会吸引小朋友来观看。
七、家园共育,建立良好的情感桥梁。
考虑到祖辈家长时间比较充裕,我们便热情地邀请他们参与班级活动,如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爷爷奶奶故事会"等。老人觉得自己受重视了,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更加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了。如教师请幼儿设法丰富自然角的材料,老人们知道后会自觉地结伴寻找。由于有了老人的肯定、支持与帮助,班级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顺利。在此过程中,老人的教育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与教师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了。
无论是祖辈家长还是年轻家长,都是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共同探索家园共育的新视角、新内涵。虽然祖辈家长们与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相比,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但他们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他们对孙辈的关爱是无私的、专注的;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交流、与其他孩子的家长交流;他们阅历丰富、做事耐心,有充裕的时间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个重要场所,家长和教师应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当好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幼儿园与家庭犹如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以教师对孩子的爱为基础,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这样,家园共育才能取得实效。对于祖辈家长,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们,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沟通,祖辈家长肯定会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成为家园合作的重要力量,因为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幼儿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祖辈家长接送孩子已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与祖辈家长的沟通也是每个幼儿园老师都必须面对的一项工作。希望老师们能以心换心,走进老人的心理,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相信这些祖辈家长将会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许多的有利之处。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 青年与社会 教育版 2010(10)
[3] 陈鸣杰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杂志 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