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农村幼儿园该怎样发展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1月13日 18:52:26

  摘 要

  我于08年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从一线任教到创办私立幼儿园,经历了角色的转变。而当前,政府、社会及至个人对幼儿教育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的小孩子到了5岁左右才就读学前班,而现在则对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龄有了大幅度的提前,一般两三岁便送至幼儿园学习。作为见证者,我对农村幼儿教育有很多想法,眼下,政府大力支持幼教事业的推进,这直接体现在公办幼儿园,在偏远农村,私立幼儿园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私立幼儿园的现状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化  保姆式  体制  身心发展规律  富有个性的发展  硬件建设  培训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幼教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教师素质达不到要求等严峻问题,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困难重重。越是偏僻的山区,教师队伍越难有新鲜的血液补充,更多的大学生希望能够留在城里工作,鲜有人愿意到山区,因为这里不但薪酬低,条件差,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认知水平也不如城里,他们中更多的人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也应该学习"1+1=2"之类的知识,无视孩子的特长学习,启蒙教育则。这样也给幼儿老师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农村的幼儿教师更多的是年龄偏大的。另外也有一部分家长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不能够容忍孩子受半点委屈,这也直接导致"保姆式"教学的出现。

  我所在的乡镇目前约有适龄儿童500名,在镇中心小学开办的附属幼儿班就读的约200人,在私立幼儿园就读的约100人,另外约200人则一部分在各村小就读,一部分则并未就读,由爷爷奶奶带在身边。家长的观念依然有待提高。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建立和健全体制,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

  九年义务教育当时提出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抵触,认为读书无用的人比比皆是,然而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认为"读书无用"?同样的,普及幼儿教育也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幼儿教育和其它义务教育一样,其办学主体应是各级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

  目前我镇经济发展的步伐较快,群众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因此幼儿园生源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镇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又不能满足幼儿的入园需要,一方面校舍陈旧,幼儿活动场地狭小,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培训提高机制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缺乏保障,于是在二者之间就产生了明显的供求矛盾。如我镇唯一的一所私立幼儿园共三个班,平均每班的幼儿就达到了30人左右,不仅孩子的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很吃力,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虽然明知这样的班额是有背于教育要求的,但没有扩建幼儿园的经费,暂时只能维持现状。如果政府能切实履行职责,在加大幼儿教育投入方面加以重视,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才会有坚定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的路子,以不断提高办园水平。

  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由于家长的认知偏差,导致幼儿园名义上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很受农村的幼儿家长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教师教幼儿写字、做算术题,甚至以孩子学会认多少字、会做几道加减法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秩序,更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造成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首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家长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不懂得早期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这就需要农村幼儿教育干部、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都应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变革教育观念,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儿童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贯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基本特点,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既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