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包办中长大,依赖性极大,因此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从而束缚了创造力的发挥。为了让孩子在这方面有所改变,我们将泥工制作作为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创造力的载体,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中小班幼儿是想象较为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无所不在。在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如何正确地加以引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一边吸取营养,一边进行探索实践:
一、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曾有人这样比喻: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是的,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作为教师,只有在充分研究孩子,懂得孩子,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中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在选择活动时,先将相关的多个活动进行归类设计使它们成为一个主题,再从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相关物体学起,层层深入,让幼儿在比较清晰的主线下轻松地学习。如:我想以"生活中的朋友"为发散点,于是设计了《好吃的食物》、《电话》、《漂亮的拖鞋》、《我的玩具》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先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观察,再进行制作泥工作品。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通过认识、体验、感受、说、操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如:《我的玩具》,幼儿在观察了玩具小熊后,发现小熊的身体各部位基本是圆形,不同的是大小有区别。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发现,这样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活动,他们非常喜欢,有了细致的观察,操作起来就会心里有数,泥工作品的成功率就比较高了。这样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了幼儿的思维力。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中,他们选择不同颜色,大胆创造,设计出了各种不同颜色的衣服给小熊穿上。当他们把自己设计的玩具熊送给朋友后,小手忍不住去摸摸自己送的"礼物",不停地向朋友推荐:"这是我送的!"小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又如:以"好吃的食物"为创造性思维的发散点时,我设计了活动《煎鸡蛋》、《汉堡》、《棍棍糖》等一系列活动。我引导幼儿从生活中自己吃的各种食物开始认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泥工活动发散幼儿的思维,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培养。在活动《漂亮的手机》,我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它们的外形,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说出了许多答案。如:幼儿看到手机说:是长方形的、有数字、有屏幕等。在泥工活动《设计餐具》时,许多幼儿先用面团和果冻杯做出了碗,用面团和雪花片做出了盘子、勺子等。由于教师给幼儿的自由空间比较大,幼儿又相继做出了许多和吃有关的东西,如:冰淇淋、面条、饼干、蛋糕、鸡蛋、汤圆等。张嘉容做了一个手镯戴在手上,边说边跳起舞来,非常有创意,安书娴做了戒指,幼儿在贴近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大胆进行创造,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与幼儿共同讨论,给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
1.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音乐创编活动:《在农场里》,幼儿在教师营造的愉快氛围中,很快的编出了小鸭在农场呷呷……;小狗在农场汪汪……;小羊在农场咩咩……;小牛在农场哞哞……。这时,全凯德说:老虎在农场啊呜;张亚楠马上反驳:老虎没有在农场;赵毅哲马上接着说:农场有老虎;三个小朋友大声的争论起来。我没有斥责他们,而是笑着说:"你们一个一个地把自己的话讲给小朋友听好吗?"等大家都安静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后,我提出问题:"农场里会不会有老虎呢?"很多小朋友都说:"没有。"张亚南说:"有。"小朋友马上反驳说:"农场里没有老虎,老虎在森林里。"高煕芃接着说:"老虎在吃小动物。"我故作惊讶:"哦,是吗?"他很认真的点头说:"是呀。"我接着提问:"老虎喜欢生活在哪里呢?"大家都说:"森林里。"李书萱说:"动物园有老虎!"大家马上肯定了他的说法:"我在动物园看到了老虎。"于是,我们一起唱出了新歌词:老虎在森林啊呜……;;老虎在动物园啊呜……。在我的启发下,他们又编出了新的歌词:狮子在森林啊啊……;大狼在洞里嗷嗷……等。活动后,布置孩子回去和家长一起把想到的动物用泥工捏出来,幼儿在讨论中很自然地找到了合适的答案,并引发幼儿继续进行思考、操作,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宽广、更灵活了。
2. 教师运用启发性提问在学习过程中设置疑问,鼓励幼儿积极思考。
现在的孩子对什么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不再喜欢当收音机了。于是,我在活动中尽量不先告诉幼儿结果,而是设置疑问,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从而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如:在社会活动《元元的帽子》。我把故事讲到"元元的帽子吹到树上拿不到了"就不讲了,吊吊幼儿的胃口。然后用求助的口吻说:"谁来帮他想个好办法呀?"幼儿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他们为元元想了很多好办法:请大象用鼻子把帽子卷下来、用树杆打(敲)、坐飞机去拿、用刀把树砍了就取到帽子了、请奥特曼来取帽子、爬梯子去取、请猴子爬树把帽子取下来、请警察来取帽子、用金箍棒来取……。我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些工具,让他们来选择哪个更合适,在幼儿想出了各自的办法后,老师再接着讲故事,让幼儿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得到启发。最后让他们捏出使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