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班级吊饰、窗饰、墙饰
教室内的吊饰不能过多,吊饰容易积累灰尘,会导致幼儿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毕竟教师不可能天天进行清洁吊饰,吊饰最好挂在教师的角落,即孩子经常出入的地方的对角线的对面。窗饰不能遮住阳光,可以贴窗花,不能贴大面积不透明的材料。墙面不能太过于花哨,颜色以大片相同的颜色为主,应呈对成性,地面要有指示线。
1.1.3专用教室
音乐室、科学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专用教室的设置要体现可操作性、探索性、游戏性,应包括适宜各班级、年龄用的材料,还要满足园本文化。
1.1.4生活设施的布置
盥洗室要保持清洁干燥,用具要符合儿童的身高、大小。寝室应该设置在较安静的区域,色彩灯光应是柔和的,床距33-35cm,应便于疏通。餐具也应是适宜儿童使用的。
1.1.5家具游戏材料的要求
玩具的存放方式应该是开放式的,高度应便于幼儿取拿,明确材料、玩具的存放位置,数量应充足,教具可多样,不可多量,材料、玩具要无毒无害的,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的可变性。
1.1.6户外环境的创设
户外环境与幼儿的户外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户外环境可以增强幼儿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等。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儿童每日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能少于3小时,高寒地区在冬季可酌情减少。
由我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需设置各班专门的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得少于60cm的平方,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割措施;二、应该有全国共有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计算值:室外共有游戏场地面积(m的平方)=180+20(N-1)(注: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2】1
户外场地的种类:户外游戏场地一般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即在平坦的地面上安放一些固定的常规运动设施,设施功能单一,各设施间缺乏联系,一般以铁制器材为主。创造性游戏场地,即在场地上放可移动的多功能组合型的运动设施,以木质、塑料为主,减少了危险性,还有自然区。冒险性游戏场地,是利用自然环境及各种废弃物规划的游戏场地,除了储物架和储藏室外,各种设施都是临时的,由孩子们自己建筑,用木材、绳索、缆绳、轮胎、砖块等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不断拆建重建。【3】2
户外环境创设的注意事项:一、注意地面的安全性与适用性,户外地面以坚实平面平坦的草地、沙地、草地为宜,还可以设土坡,在上面种草坪便于幼儿爬行。一般认为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不适合作为户外活动场地地面。二、注意器械的合理安放。应该安放一些永久性的器械,如滑梯、秋千等,定期检查维护,并注意安装是否牢固。然后在永久性器械的基础上放一些活动性较大的器械,便于更换。三、注意户外环境结构的合理性,要注意动静的不同要求,较安静的活动区,如玩沙区,吵闹的活动区如滑梯、秋千等,还应该注意活动量大小的要求,要合理放置器械,使幼儿在玩耍时的活动量在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时有过渡。四、注意环境的绿化,绿化对与环境是很重要的,绿化可以减噪,提供遮荫处等。
1.2精神环境的创设
《纲要》指出:"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温馨、平等、自由、受尊重的精神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1.1.1创设师幼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用心灵去体会孩子最细微的精神需求。【4】1那么作为教师,应该用宽宏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孩子。创设无压抑感,充满和谐氛围的精神环境,把自己看作是幼儿的朋友,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当众批评他们,当他们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教师要给予语言或非语言的激励。
1.1.2创设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宽松愉快的环境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幼儿是不同的充满个性的,他们的生活环境、个性等都各不相同,教师应善于把握幼儿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进行交往、合作,解决他们在交往、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建立一个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
1.1.3创设教师、教师之间互动、协作的环境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善于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便于幼儿园、教师更好的实施教育,形成家园合作的良好氛围。
4、总结
作为教师一定要深知班级环境创设对于幼儿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了解幼儿、课程、园本文化来创设出适合幼儿、班级、体现园本文化的环境。创设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地儿童观和游戏观,有利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相互促进发展,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家长衡量园所求新求进,顺应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