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健管理工作从"实"字入手
实,可以理解为实际、实效、落实。幼儿保健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效。只有把工作做到实处,才能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保健工作不是孤立的,管理者的重视是关键,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上级的大力支持是基础。领导重视不是空泛的要求,而是要落到行动上。领导者不仅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同时还要规范和提高保健工作人员的行为和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和减少保健幼儿问题的发生。计划和目标是开展工作的前提,管理者首先要有明确的保健管理目标,并把幼儿保健工作纳人到管理工作计划中,保健工作才能得以实施,各项工作才能得到具体落实。而且,要加强幼儿保健设施的建设,如增添了设施,改修了隔离室、儿童标准厕所、水房、浴池等,为保健室增添三用儿童体重秤,小儿量床、防疫冰箱、紫外线灯、高压锅、儿童避光眼镜等。
其次,各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卫生标准、量化考核细则等也要落到实处,避免敷衍了事、走过程现象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落实幼儿保健管理制度。完善的保健管理制度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根据相关的保健管理制度和章程,要不断完善、补充、健全保健工作各岗位职责、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制度和幼儿的健康检查,预防接种,防病治病等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要对看护幼儿的工作人员每日工作程序以及每个工作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各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对于幼儿各方面的发育和身体健康是否正常,必须密切地予以注视,以便在发育不正常或出现疾病的征象时及时地加以补救或治疗。
二、认真细致地抓落实,扎实地做好日常保健工作。幼儿保健工作主要包括生理保健和心理保健。生理保健主要包括饮食、日常护理两方面。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需要从饮食中取得各种营养物质。如果幼儿园的膳食管理不当,膳食营养不平衡,就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了做好膳食管理这一工作,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以管理者为首和保健老师、炊事员等组成的伙委会。与此同时每班选几名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讨,分析、研究本园儿童营养、膳食、伙食费开支等问题。使每个幼儿的各类营养素按比例保持平衡,以满足孩子们的生长发育需求。要做好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必须了解幼儿期的心理特点,如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心理实际出发,制定出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活动。还要防止和改变幼儿胆怯、懦弱的异常心理,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尽可能的正确引导、要帮助幼儿克服任性、固执的不良性格。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和非智力品质,为幼儿今后更好地学习、发挥特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功能都显示了幼儿保健工作的特殊意义。只有不断加强幼儿保健管理工作,正真做到坚持"严、细、实",我们的幼儿保健管理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吴玉珍:《浅谈幼儿的卫生保健》,《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8月第三期。
2.李蓓:《谈幼儿春季保健》,《山东教育》,2003年4月。
3.陆云芳:《幼儿卫生保健的做法与体会》,《南京部队医药》,2001年4月第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