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2月16日 11:24:19

  幼儿时期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着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累。"他如此强调习惯的培养,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何等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呢?

  一、树立榜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天性好动,在课堂上的表现尤其明显。一是上课不到10分钟,他们就坐不住了,有的把腿自然放在小椅子上垫着坐,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低下头弯着腰做小动作,学习兴趣淡薄等。二是书写握笔姿势不正确,无法完成书写时的三个"一"。三是盲目的模仿别人,服从别人,遇事不动脑筋,缺乏一个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四是对自己好奇的事总是跃跃欲试。

  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幼儿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年幼的幼儿的心眼里往往胜于自己的父母,他们善于模仿,但因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差,老是随着教师的样子行事,张口闭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或"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应以身示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积极鼓励,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称为罗森塔效应,又称为期望效应,鼓励效应、赏识效应,幼儿的成长需要关心和爱心,需要周围人的尊重和赏识。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只要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可以改变他们一生。人的本性都喜欢听赞扬的话,一个经常得到鼓励、得到赞扬的人是自主的、快乐的、敢于克服重重困难,勇于攀登高峰的。

  教师要灵活运用鼓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形成了一种合理的鼓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就会有助于这个孩子今后在这方面形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 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

  三、家园结合,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作用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家长,无论工作多忙,也要适当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让他们亲自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其次,家庭要给孩子留有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健康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