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在园的教育(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2月18日 09:28:10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和孩子们的情感沟通上面,孩子们入园后,呆在幼儿园的时间比呆在家里的时间还长。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比起自己的话更听老师的话。教师在园对孩子的一句话,一个表扬都会使孩子有不同的反响。像我们班一男孩子,我只要说一句不喜欢他了,他马上就能大哭出来,而我马上说我喜欢你喜欢你,他又能止住。所以,我们对孩子应该像妈妈一样细致、耐心。

  班上有几个坐车的孩子,本来就小,天天还有一段时间在车上度过。比其他孩子都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其中的一个女孩子,在园一个月了每天还是会哭闹、要妈妈。每次这个孩子下车,我都会抱抱她,和她聊一下天。一天活动也会对她"特别"照顾。回家之前还会问一下今天在幼儿园开不开心,明早还会不会哭这类的问题。比起对幼儿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和幼儿心灵上的沟通以及情感上的交流。这样孩子才会更容易接纳你。

  孩子都是相当敏感的,知道老师一举一动的意义。我经常会抱一个男孩子,另一个男孩子看见了,就问我"老师,你为什么只抱他啊?你是不是只喜欢他啊?"在惊叹孩子早熟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孩子对老师爱的渴望。幼儿园是孩子的另一个家,我们就是孩子的另一个妈妈。虽然妈妈不光要爱他们,还要严格的管他们。与幼儿情感上面的沟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像我们班上,都是那么一点点大的孩子,有次一个孩子回家说老师打了他,还是拿衣架打的,后来我和家长解释清楚后问小朋友:老师到底有没有打小朋友啊?结果我们班上大多数孩子都说打了。当然,这是刚进幼儿园一个月是发生的事。也许,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误会。

  由此,我知道了与幼儿沟通的重要性。平时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孩子们聊一下天,关于孩子本身的也好,关于自己爸爸妈妈的也好,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事,只要能和孩子有共鸣。这样孩子和教师之间的隔阂就会少很多。

  四:如和面对挫折。

  前面说到,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是宠着的。自理能力都很差,什么事情都是家里已经办好了的,可是家长们只想到了孩子的便利,忽视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愉快的创造,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如果在幼年就能受到积极地挫折教育,那孩子长大后遇到困境就会自己整理挫折,但如果从现在一路顺境,一旦长大后稍稍碰到一点挫折,孩子及将碰到"人生危机"小班经常会遇见尿床的的现象,这对老师来说可能是小事,可如果引导不当,对孩子时一个相当大的打击。班上有胆子比较小的孩子,有次尿床了,被子湿了,裤子也湿了,她不敢和老师说,就一个人坐在那,也不说话。我开始以为只是睡醒了,后来才发现不对劲,我坐到她旁边,伸手摸了一下,然后笑眯眯的看着她:"没关系的,老师会收拾,但是下次一定要和老师说好不好?"孩子虽然怕,但是还是答应了。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来"考验"幼儿。在游戏中设置各种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自己取某样东西,解决和小朋友的矛盾等等。在各种活动当中,引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孩子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应根据班上孩子的不同情况,和家长制定详细的计划。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班上的情况总结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是宝,应该受到我们这些老师的呵护和关爱。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实施方式也不同,对孩子的态度也不同。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完善,更加优秀, 能让每个进幼儿园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的学习,开开心心的成长。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