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如何在科学区中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3月21日 10:07:20

  三、有效的教师指导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Edwards(1993)指出:"你总是害怕你将要失去那个焦点时刻。它实际是一个权衡性的举动。我相信干预,但作为我个人,我倾向于等待。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儿童常常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总是要我去告诉他们。儿童经常发现我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法。但有时候等待意味着错失良机。因此你必须快速地作出决定。"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科学区是幼儿自主活动的领域。但从创设活动区到全面开放活动区,从幼儿无目的玩到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自由交往想要有效的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有目的的介入引导与调控。教师的任务是以促进幼儿好奇心为出发点,以幼儿的好奇心发展水平为依据,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确定科学区的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基础上的有效指导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对好奇心发展不同的幼儿要给予具体的指导,使不同的幼儿的好奇心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活动中,幼儿得到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探索,增强好奇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的经验。假如教师只提供一些材料,没有和幼儿交往,对幼儿不作出指导,就会影响幼儿的好奇心的发展。

  在科学区活动过程中,想要有效促进幼儿好奇心可以借助于各种不同的引导方法来传递。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的教育指导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游戏前)材料引导法材料引导决定了幼儿对被引导材料的兴趣,有效的引导可以促进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好奇心,是活动区教学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忽视材料的引导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提供各种材料,这些材料对幼儿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有效的引导性的材料才能真正保证激发幼儿对材料的好奇心。例如:为了满足孩子们对"电"的好奇以及丰富孩子对电路的认识。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等材料,在班级区域中投入"会发亮的灯珠",并且,我精心设计了这套材料的引导语:(以变魔术的形式开场)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直接将灯珠与电池连好并发亮),这样的引导使得小朋友们个个很惊讶,觉得非常的新奇。这时候我提出问题:这个会发亮的灯珠是老师用电线连在电池上的,你们也想变魔术吗?赶快去试试吧!在老师的引导之后,孩子们对这套材料充满了好奇心,个个跃跃欲试。

  (二)(游戏中)角色定位法要想让区域活动真正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就必须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而不仅仅充当旁观者或维持纪律的角色。但是区域活动要求教师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聆听幼儿的想法,观察幼儿的行为,通过提出适当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例如:我在我们班的玩水吧发现这个区里的材料无人问津,介于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于是我决定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加入孩子们的活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当孩子们没有的兴趣的时候,我提出一个问题: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然后我拿出一份与原来一样的材料,但是在重量上有所变化。操作完之后,我请小组里派代表来总结,得出的结果是:有些材料的沉与浮跟重量无关,例如:塑料、纸片、石头、螺丝。也有一部分材料跟重量有关,例如:塑料块、木头积木等。当孩子们露出成功的笑容时。我故作苦恼状对孩子们说:我又想到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你们愿意挑战吗?大班的孩子竞争意识已经很强了,个个充满信心,齐声说:愿意。于是我说:谁有办法让原来沉下去的东西变成浮的?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呢?孩子们听完我的问题之后,又兴冲冲地动起手来。我乘胜追击:你做的很棒,那沉下去的呢?怎么浮起来?这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将沉下去的螺丝放到了纸片的上面,并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互相帮助。没多久,我提出的问题都被孩子们解决了。例如上面描述的当幼儿认为成功的时候,我就问: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然后引导孩子积极探索。等待幼儿再次完成后,再继续问孩子:谁有办法让原来沉下去的东西变成浮的?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呢?

  整个活动中没有老师与孩子角色的限制,每个人都是主体。教师都是在孩子解决一个难题的时候,来介入孩子的活动,来提升孩子在整个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这样的探索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好奇心的发展,而且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

  (三)(游戏后)区域延伸法科学区的活动作为一种可以让幼儿自由自主的进行创造的活动,并使其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发展的活动。在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幼儿大脑里产生的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教师的忽略和简单的敷衍将幼儿的思维造成一种定势,不利于其好奇心的培养。要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只有认真对待幼儿天方夜谭的想法,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探索周围众多的事物,让幼儿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又强烈的好奇心。大班的孩子会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不停追问,不是老师的几句敷衍的话就可以糊弄过去。基于这一点,我利用区域延伸法来让孩子们把自己最好奇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在游戏延伸环节中收集幼儿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并得以解决。例如:我班的区域延伸活动,是将幼儿在科学区中产生的问题集中在一起,通过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更深层次的激发幼儿好奇心的。在这个活动环节里,幼儿们可以把自己好奇的事物罗列出来,例如: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为什么恐龙会灭绝?为什么冬天会下雪?等等。经过老师的筛选,发动全班的幼儿极其家长找资料,再资料的汇总下,将孩子们有趣的问题变成一节主题课程,在课程中经过大家的努力来解决孩子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科学区的延伸,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加有效的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由此可见,重视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游戏延伸环节,不仅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激发了了幼儿的好奇心。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