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童话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蓬发生命力(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5月31日 22:12:00

  在进行想象画教学时,有些课题是幼儿不曾接触过或尚未体验过的。对于这样的课题,在教学中尝试采取设置童话情境的办法,给幼儿一定的材料,让幼儿根据间接的生活体验,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假想性思维,自编自演自绘童话,创设美好的童话情境,丰富童话形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天赋。在教学中,我借鉴语言教学的经验,为幼儿设计了这样一个课题:《小狐狸》,要求幼儿分组合作或独立创作一套连环画。泥工课上,让幼儿制作几个动物形象,如熊猫、小兔、受伤的小鸟、小刺猬等,这些动物形象幼儿人手一只,然后让幼儿来构想有关熊猫的童话故事。这几只动物形象在幼儿手中左摆右弄,一双双聪慧的眼睛转动着,有的聚在一起讨论,有的边讲边演,一会儿,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讲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大多数幼儿把熊猫设计成柔顺的形象,但各自情节不同:熊猫看到受伤的小鸟,就去找人来一起帮小鸟疗伤,小鸟终于没有那么疼了,可以慢慢的在天空上飞了,被小兔和小刺猬看到,他们都觉得熊猫实在是太善良了,所以就主动的与熊猫交朋友;有些幼儿的想法与从不同,他们把小熊猫设计成骄傲的小动物,它知道小兔有一身白白的毛,就对小兔说:"哈哈哈,你就只有一身白白的毛,你看我,不止有白白的毛,还有黑黑的毛,比起你可漂亮多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再提示幼儿根据自己所编的故事画出几幅画,组合成一组连环画,教师帮助幼儿解决表达内容与表现手法间的矛盾;同时提示幼儿注意每个动物的特征,组合不同的背景,使整个情境显得更加鲜明,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长足的提高,画面形象更加生动有趣、活泼、可爱,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用童话情境进行想象画教学时,教师的引导语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基础。引导语要具有诱发性和鼓励性,要能把幼儿引入童话世界,要有利于他们视线的拓展,要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导入情境后,要不断地推动幼儿的情绪,展现童话角色,帮助幼儿获得表述的内容。角色的出现,可以借助于图片、幻灯、录像、教具、玩具等实物,也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描述,配以师生共同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产生后,要想办法让其活动在童话中,并采用各种强化手段,如音乐、木偶、话剧等形式加以渲染,以加深其印象,提高幼儿的感知力,童话情境的绘画应允许并鼓励幼儿大胆采用夸张、拟人、重复等多种手法。在孩子们的心里,童话中的一切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在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到人脸模样的植物,动物等。

  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切忌以"违背常规"为由挫伤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创设童话情趣,进行想象画教学,在于让幼儿体会角色情感,发挥想象力,陶冶审美情操,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象。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想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象创造成新的表象,进而用图画充地表达出来,还要经过其他有关方面的训练,还要让幼儿作更多的绘画练习。想象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尚有不完善之处,我期盼和各界同仁共同商榷和探讨。愿想象画教学法在幼儿园绘画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