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室内运动也精彩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8月04日 10:29:52

  【内容摘要】: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有规则、有结果并具有竞赛性质及锻炼作用的体育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它不仅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也促进幼儿在智力、社会性等方面的多方发展。

  一年中常有三至四个月,连续阴雨,冬寒夏暑,这些客观原因都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是幼儿在活动室、阳台、楼道、门厅等室内场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室内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游戏的补充,可有效地解决因天气、季节因素造成的户外体育活动的局限问题,让幼儿达到锻炼的目的,促进幼儿在体能、智力、情绪、个性、认知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平日教学过程中,每当出现雨季、天寒酷热的气候,老师往往让幼儿在教室中玩桌面玩具,来替代幼儿的体育游戏,造成暂时性幼儿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场地限制和游戏素材缺乏,由此可见,设计室内体育游戏对大部分幼儿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着眼于幼儿的发展,立足于幼儿园现有的室内场地与器械,积极寻求一种比较科学、规范、合理的室内体育游戏设计思路,以丰富室内体育游戏素材,进一步充实幼儿园体育活动。

  一、室内运动的设计原则室内体育游戏有着不同于其它体育活动的独特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因此,在设计室内体育游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运动性原则——即考虑室内空间场地的特殊性,又彰显游戏的运动价值。

  运动性是体育游戏最主要的本质特征。体育游戏具有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功能。因此室内体育游戏也应具备这种功能,虽然室内体育游戏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于大幅度的游戏如:跑、投远等游戏不能很好的开展,但是做为体育游戏补充部分,还是要体现运动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既体现游戏的教育内容,又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年龄小,对感兴趣的游戏往往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态度也积极、主动,内心就可以产生愉快的体验,能较快地掌握游戏规则,收到良好的游戏与锻炼的效果;但对不感兴趣的游戏则情绪低落,还可能因此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幼儿在室内体育游戏中的各种需要,掌握他们对哪些情节和活动方式感兴趣。在设计时注意多挖掘生活素材,喜剧、传统文化素材、地方特色素材,筛选出适合体育游戏特征的内容。这样创编出的游戏既有教育价值又有新意,还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兴趣。

  3、安全性原则——既考虑活动量的适宜性,又保护孩子在游戏中的安全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作为老师,要时刻把幼儿的安全铭记在心。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诸多安全因素,材料安全性上,我们要多选择软性的材料,如海绵、棉絮等材料做的器械,场地的选择上,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的特征来设计游戏,如小场地应该设计原地性质的游戏。动作的选择上,我们要以活动量小的游戏作为室内体育游戏的主要内容。设定的规则要有所指向,并要明确。如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等。

  二、两种方法找游戏内容如果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寻找、创造,室内体育游戏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从改编和创编这两种方法找到了室内体育游戏设计新思路。

  (一)由改编入手在幼儿园,一些传统的体育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也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常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孩子动作和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社会不断地发展,传统体育游戏在形式和内容上,观念常常得不到更新,且目标定位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健康发展。室内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游戏的补充更加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将一些平时孩子在玩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既让游戏更符合室内场地的要求,又能使游戏有新的活力,让孩子的参与性、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实践,总结了以下四种改编:

  1、游戏目标重新定位将原有的体育内容基本保留,对目标进行重新的定位。即沿用原体育游戏中的玩法或规则,对目标进行改编,使之成为适合室内进行的体育游戏。如小班体育游戏《吹泡泡》这一游戏中,教师将原本室外规则中四散追逐跑的玩法替换为蹲下静止玩法。这种蹲下玩法将室内场地的局限性进行了适时的弥补,同时也有效避免孩子因追逐跑而引起的相互碰撞。

  2、组织形式进行转换从组织形式入手,将原本适合室外的体育游戏转换为室内体育游戏。如:室外是集体的,室内变成分组的;室外是松散形组织,室内变成紧密形等。如在《捕鱼》游戏中,老师对游戏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改编。传统的是幼儿一个一个鱼贯的穿过渔网,组织相对松散。而现在,考虑到室内场地的限制,将做小鱼的幼儿围成了一个大圈钻渔网,这种围圈方式避免孩子相互推挤、碰撞带来的危险,使幼儿更加有序的在室内进行活动,同时每个幼儿都有穿过渔网的机会,也避免部分幼儿为了不被捉住而不愿钻过渔网的现象。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