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回归生活,让幼儿自主快乐的游戏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7年06月09日 10:45:05

  --以体育游戏为例

  游戏本身应该是快乐的,当游戏成为孩子们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时,孩子们才能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通过游戏学,教师通过游戏教,这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真正的自主游戏?即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学会玩,体验游戏的快乐,感受同伴间的交往规则,培育勇敢、乐观、自信的健康心理品质,进而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

  我国着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和发展的。游戏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动力,主动进行的活动。以往幼儿的学习游戏都是在教师精心策划下完成,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完成教师给布置的任务,在游戏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跑题,就会被教师活生生地拉回来,积极性进而被打消,何谈游戏的主动性?那么,如何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游戏,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游戏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解放教师思想,相信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从幼儿个体发展的历程来看,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相关,同时游戏也代表着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求。体育课程游戏化,根据幼儿对游戏的基本需求为幼儿的体育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使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为幼儿体育活动创造自由、灵活、有趣的学习环境。把游戏这种自由、自发的自然活动引入体育教学,使幼儿快乐地在游戏中感知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要控制孩子,可是幼儿不受控。大家要知道,幼儿没事干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指南》中指出,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所以,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相信幼儿是可以做到的,解决好矛盾交织体,释放更大的空间,放开手,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放心大胆地让幼儿自主游戏,可以在体育场地及器械的提供上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如尽量在安全性强的场地上活动,如沙池地、塑胶地、草地;多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如低结构材料,让幼儿有的可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幼儿内在的巨大潜力。例如幼儿自主搭建的迷宫,可以练习钻、爬、走、跑、跳、投等多方面的能力。请相信他们是可以做到的,幼儿在游戏体验中,认识了,尝试了,了解了,变被动为主动,才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

  二、加强运动常规培养,提升幼儿游戏专注力。

  体育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爱模仿、树立自信、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常规习惯。常规习惯的"小"事,可能直接决定了幼儿的"大"发展。小班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任性、没有规则意识,命运真的就掌握在我们"书画家"手中。小班幼儿刚入园,十分依恋家长和家庭,没有安全感,对还不太熟悉的教师更是存在芥蒂。有些淘气的幼儿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喜欢随意跑、有竞争性和刺激的游戏,注意力不集中,看老师管不管我,看老师能不能追得上我,总是在挑战老师的极限。然而,在教师的心里,这些孩子是可爱的,想法是天真的。所以,为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安全性,也为了幼儿在游戏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必须培养幼儿的运动常规。教师要言传身教并要有持续性,使得幼儿在游戏中井然有序。所谓体育游戏中的常规培养就是排队、听教师说、游戏秩序的遵守规则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游戏情景,图示标记线,同伴激励等形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运动常规,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稳下来游戏。

  同时,体育课程游戏应该是生动活泼及快乐的体育活动,教师组织的活动不仅要具有游戏的玩耍性,而且要动静结合,才符合每位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真正完全投入运动状态。如一物多玩,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的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教师为幼儿提供高结构的材料,让幼儿随意选择游戏的玩法,皮球既可以用手拍、腿踢、还可以练习投掷;沙包既可以练习投掷,又可以练习抛接动作,还可以把沙包放在头顶上走,锻炼平衡能力;轮胎能滚、能跑、能钻、能跳、还能跨;布袋可以变成地毯练习爬、变成小桥练习平衡、变成蹦蹦床练习双脚跳、穿上布袋变成毛毛虫手膝着地爬。又如龟兔赛跑,让好动的幼儿扮演兔子这类好动、喜欢竞争激烈的活动,喜欢安静的幼儿扮演乌龟的角色,让幼儿各归其位,各显其能,才能积极思考,专心扮演,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玩耍。

  三、提供挑战的机会,让幼儿玩得过瘾。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尤其在幼儿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既定的教育目标,但是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是不同的,能力层次也不在一个梯次,这就要求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每个幼儿对新挑战的期待。幼儿玩得不过瘾,可以提高难度,让幼儿更加自信,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形成良性循环。如大班体育活动《玩垫子》,目标是让幼儿探索垫子的玩法,练习单脚跳、双脚跳及跨跳等多种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开始,教师给幼儿提供垫子作为草地,幼儿在垫子上兴奋地探索着小动物的动作:如小兔子双脚跳过草地,乌龟手膝着地爬过草地,小刺猬双手护在胸前滚过草地。导入游戏情境,提出挑战:这时幼儿就变成小兔子们去探险,教师就变成了鳄鱼。小兔子们面对可怕的鳄鱼,在跳跃的时候小心翼翼、稳稳地,保持了平衡,玩过几次之后,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后,他们又发现教师的腿可以张开到20厘米、30厘米甚至50厘米,这样鳄鱼的身体就变宽了,他们再来试一试;这些天生爱探索的孩子,完全不满足于现有水平,还希望能跳得更高,于是想到教师侧身躺在草地上,就可以增加鳄鱼的高度,开始练习跨跳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逐步培养了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游戏品质。接受挑战是他们自己愿意的主动表现,而不是机械训练后的被动结果。幼儿达到的动作水平,也是教师所意想不到的,在体验探索中挖掘了无限的潜力,在游戏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有趣。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