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儿歌对中班幼儿节奏感影响的研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1月16日 16:42:20

  将儿歌、童谣,将其自然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可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和体验,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良好发展,培养幼儿节奏感。儿歌、童谣所承载的内容蕴涵而积极的思想和感情,可以让幼儿从通俗的儿童化语言中感受做人的道理,感染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人和事的社会性情感,给孩子一个健康、充满乐趣的童年,使幼儿得到和谐发展。幼儿知觉的"第一要素",节奏帮助 他很快找到了与音乐能力较差的孩子的沟通方式,所以节奏也是幼儿音乐活动最核心最基本 的元素。但节奏绝对不是数字关系,对与幼儿来说,节奏活动紧密的联系着各种音乐能力的 发展,比如听觉的记忆力,身体的协调性、反应的灵敏度等等,所以节奏是培养音乐能力的起点。同时,在歌唱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幼儿歌唱的方法,还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内在各种潜能,促进幼儿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全方面的发展。面对当前儿歌、童谣中班幼儿节奏感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从孩子实际需要和审美规律出发,构建适合儿童心理的儿歌、童谣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儿歌、童谣教育应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相并行,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把教育口号化小、化巧、化实,让幼儿节奏感意图隐蔽在孩子儿歌、童谣中,帮助孩子培养节奏感的掌握和感知能力。

  1概念界定

  1.1 节奏的涵义

  广义的节奏(Rhythm)是指一切有规则的声律运动,是对比因素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狭义的节奏是指音乐中的节奏,一般是指"通过声音的长短和有规律的组合,借助人的听觉形成的对人的心理上的感受,由节拍、速度、律动等多种因素构成。"它包括了对音乐进行中的拍子、重音、小节、拍子中的音符组合、小节中的拍子组合、乐句中的小节组合等诸多综合感应。

  1.2 节奏感的涵义

  节奏感,就是感受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能力。即指人的运动神经对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声音反应(感受节奏的生理基础是运动觉)。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也具有情绪性,也就是指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表现,并能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能力。

  1.3 节奏感的分类

  国外的许多研宄者和我国学者曹理,都把幼儿节奏感分为节奏感应性和节奏记忆性。前者主要是指人们对节奏的认知和识别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即对音乐节奏的及时反应不同,通过幼儿在听到节奏后并对其做出认知和识别的快慢程度来测试。后者是指能够对听到的音乐节奏的节拍、力度、时值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再现。以往相关研究中发现,6岁的儿童对于稍不规则的节奏,表现为摸不到头脑,到了9-10岁,即使是相当复杂的节奏,也能产生良好的反应。小学低年级能够用耳朵去感受节奏,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上的动作做出反应。

  2 对幼儿进行节奏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2.1幼儿节奏感培养对其智力和人格素质培养的价值

  智力就是人的认知能力,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