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陶养幼儿德育及健康人格研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02月09日 14:17:12

  一、陶养幼儿德育和健康人格的意义

  育德,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面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德育对人才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对新生一代进行德育可以解决他们今后为谁服务的方向问题。因此,不同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教育都把德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为祖国服务。幼儿德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加强幼儿德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向幼儿进行德育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我国当今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就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又以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道德为核心,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新生的一代,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早期人格构建,是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科研热点,也是社会方方面面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认为"人类的基本习惯,大多在幼年时建立"、"儿童在四五岁,大抵已完成其人格基础"。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二、陶养幼儿德育和健康人格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德育方针政策方面有待商榷之处

  我国幼儿德育方针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专门性的幼儿德育方针政策。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的发展,我们发现,国家对中小学曾经多次颁发过专门的德育政策性文件,如国家教委于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2006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2011年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然而,时至今日,我国依然没有一个专门的幼儿德育政策性文件。2006年时,北京师范大学曾经编制过一个《幼儿园德育大纲》,也曾经在许多幼儿园推行和实践,但最终也没能成为国家教委正式发布的政策性文件。

  (二)幼儿德育科学研究未能够得到加强

  当今社会,科学已成为代表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幼儿德育科学研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幼儿教育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幼儿德育科学研究活动,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但到目前为止,大量研究依然停留在对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上,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较多,技术性的调查和实验多于深层次的哲学把握,经验的积累多于理性的批判。

  然而,可喜的是,这种状况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改善。与前几年相比较,近年来的幼儿德育科学研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研究内容较以前有所扩展,不仅重视对幼儿德育基础理论问题(如幼儿德育的内涵、功能、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幼儿德育实践层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究;不仅注重对当前幼儿德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研究,也开始进行预见性、前瞻性的研究;不仅重视对国外幼儿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加强了对中国传统幼儿德育的研究;不仅有对健全儿童、正常家庭的幼儿德育问题研究,也开始关注特殊儿童以及特殊家庭的幼儿德育问题等。从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来看,中国幼儿德育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也出现了对幼儿德育深层次的哲学分析以及幼儿德育的个案研究等。从研究主体上看,近年来,大量学者、幼教行政人员、幼儿教育机构的实践者、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