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乐趣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08日 11:05:28

  众所周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这样的转向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有了足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那么,如何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探索乐趣,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内容应是幼儿熟悉的在开展教育活动前,必须要选择教育的内容,而科学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如果内容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最熟悉的,幼儿对它有亲切感,从而促使幼儿更大胆地探索,从而让幼儿得到发现。

  为了提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我们的科学活动内容总是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中心。如为了培养幼儿学会有序地收放玩具,我在活动“送玩具回家”的中,我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玩具,让他们对玩具进行分类、排序,学会看标记归类、摆放物品,培养幼儿有序地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操作中孩子们对分类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并懂得了玩具玩好了应放在相应的位置。而且这次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从幼儿的兴趣着手,让幼儿自发主动地探索实物与标记间的关系,并进行操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思维,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高涨。实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目的。

  因此,选择幼儿熟悉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也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有相关的意义,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老师在开展教育的活动中,如果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用老师提醒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活动中去的。因此我们也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也在注意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注意形式多样化,不仅要让幼儿看、听、说,更要的是让幼儿亲手自动手操作。

  例如:在组织小班科学活动“会飞的小伞”中,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为主,自己想办法让小伞飞起来,然后提供一些可以帮助小伞飞起来的材料,让孩子们继续探索,自己发现,从而发现挤压雪碧瓶能让小伞飞起来,挤压的力度不同,小伞飞的高度也不同。这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对活动的探究。

  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优质的教育应让幼儿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并保持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态度,而科学教育活动也需要这样。

  三、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把幼儿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的主体性。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应给以尊重和保护。例如:科学活动“搅一搅”中,让孩子们把物品放进水里,观察实验现象。第一次我用的是方糖,活动前,我请孩子们猜测:“猜一猜,糖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后,接着说:“现在你们也去试一试,看看你们的方糖会怎么样?”孩子们兴趣盎然,玩时神情专注,不一会儿,有的说糖化了,不见了,融到水里了……。为什么糖没有了呢?我请孩子们喝一口杯子里的水,那甜滋滋的味道让孩子们知道原来糖到水里去了。我对孩子们大胆尝试与探索的精神给予热情鼓励,使他们情绪振奋。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