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角色游戏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16日 09:44:04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及其特征游戏是孩子们获得知识、能力的最佳途径,尤其是角色游戏。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做游戏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幼儿生活。它体现了幼儿的主人翁精神。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协作行为的发展,使幼儿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得到强化,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及社会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的发展。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主题按照"由近及远"、"有熟悉到新异"的规律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团体性等等。

  二、角色游戏对幼儿的作用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不仅是因为游戏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还在于游戏能满足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因此,认真研究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正确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加快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是幼儿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1. 角色游戏扩展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角色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是幼儿建立在好奇心基础上的,由自己观察和探索得出结论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式的学习,这也就是当代教育家提倡的最有价值的学习。角色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通过具体活动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认识各种物体的特性和用途。正如在游戏《商场》中,幼儿可以了解到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商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在游戏《医院》中,幼儿能够了解到医院看病的基本程序,让幼儿知道生病后不要乱吃药,要到医院让医生看病,这样才不会有危险,等等。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许多日常生活中幼儿不懂得、不了解的事物我们都可以把它们运用到角色游戏中来,以加深幼儿对现实事物的了解。因此,角色游戏是获取知识、扩展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的有效手段。2.角色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幼儿依靠想象进行角色游戏,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角色游戏又促进想象的发展。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卡纸制作出床、桌子等家具,在制作同时要幼儿想想自己家里还有哪些家具,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家具都可以做出来。这样在教师的言语与行动的指导下,幼儿相继制作出了饮水机、淋浴器等较先进的电器。幼儿最初只会简单的联想,通过教育,能够使想象越来越有目的性。在游戏之前先想好行动计划和行动结果,然后按计划去展开详尽的想象活动。这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3.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角色游戏也可以促进幼儿思维概括水平的提高。因为角色游戏要求有概括力。例如,只有当幼儿看到自己和妈妈的共同点时,才能担当起"妈妈"的角色。通常总是女孩子当"妈妈",很少有男孩子当"妈妈"。在这里,角色游戏的主要作用在于:幼儿在这种活动中自然地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作为思维活动的支柱,通过活动,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为思维概括准备了条件。 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抽象概括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要依靠具体的事物来进行。中、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对实际材料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幼儿可以用说话和简单的手势代替事物和扩展的行动。比如,在大班的游戏《娃娃家》中,孩子们说:"该吃饭了。"于是他们会走到墙前比划着洗手的样子,然后说:"洗完了!"这就是依靠简化了的行动和语言进行的想象和思维过程,其概括程度要比小班高得多。总之,幼儿的角色游戏离不开智力活动,幼儿的智力可以在各种角色游戏中得到开发。

  (二)角色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角色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2岁以前孩子一般与成人交往,2岁以后逐渐对小伙伴发生兴趣,成人代替不了小伙伴的位置,伙伴交往越来越重要。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中,幼儿要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选择、组织角色游戏,共同指定角色游戏规则,并严格遵守角色游戏规则,要不断监督、评价自己与同伴的角色游戏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了解了"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区别,不断解除活动的自我中心,学会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行为举止,逐步养成对于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渐建立友谊、公正、负责的意识和观念。可以说,角色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往的平台,幼儿通过与同伴的协作共同将角色游戏进行下去,培养幼儿的"学会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2. 角色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  角色游戏中,每一个幼儿所扮演的角色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幼儿通过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进行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遵守自身所扮角色职业的性质,例如,扮演警察的幼儿会严格按照警察的职业性质忠于职守,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司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扮演"妈妈"的幼儿会在家照顾"孩子",整理房间,准备饭菜等,而扮演"爸爸"的幼儿则出外挣钱为"孩子"和"妻子"买生活用品。角色游戏中的幼儿都会学着遵守角色游戏的规则,在角色游戏中所学得的行为规范实质上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缩影,因此,角色游戏加深了幼儿对社会角色的理解,帮助幼儿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3. 角色游戏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发展是幼儿意志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表明:幼儿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都较差,意志品质处于薄弱时期,意志行动还不成熟。但是,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为了完成游戏任务,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觉地遵守角色游戏的规则,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超长的毅力,坚持不懈,调节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与动机。一场角色游戏,往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完成,获得成功后,得到成人的赞扬,幼儿也从中得到乐趣,增强了成功感、自尊感,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坚持道德行为的自信心。如在角色游戏中,"妈妈"要抵御住各种诱惑,会把她认为是多的、好吃的食物分给"爷爷""奶奶"和"宝宝",把那份少的不好吃的食物留给自己等等。可见,角色游戏可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