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阅读技能的培养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20日 15:38:27

  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识字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进行的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的把幼儿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进行的不是完整语言的教育,使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而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养成“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实现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功能。

  小班幼儿已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他们会拿着一本书翻来翻去,左看右看,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怎么看,只是无目的的乱翻,分不清封底和封面,不会逐页翻,不停地更换书本……他们是处在前阅读阶段,所以要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班幼儿掌握初步的阅读技能,这是能否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

  一、制定合适的阅读规则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场景:幼儿拿着书也不知道怎么看,往往把书当玩具一样卷呀、扔呀、折呀,书一会儿拿倒、一会儿拿反,还会不停地换书;几名幼儿为了争抢同一本书,弄得哭声一片……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的阅读规则,是限制这些不良阅读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重复良好阅读行为的重要保证。规则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环境和幼儿的实际情况,不同年龄的孩子规则意识不同,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自制力相对较差,他们还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因此我们在制定规则时有意识的针对图书摆放、取拿等,提出幼儿能够通过学习、练习达到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图书角放置几个不同的置物筐,并贴上不同的标记,让幼儿根据标记来摆放图书,即方便幼儿拿书,又节省空间,使图书角整齐美观;如何取书看,看完了又如何把书放好。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对小班幼儿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不仅不利于幼儿阅读,而且容易发生争执。因此,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取书时从最上面拿书,拿到就离开;放书时先把书合好,封面朝上放;取放时如果前面有小朋友,那么自己在后面等待等等。

  规则制定了就要指导幼儿依照规则行事,我们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方法让幼儿理解规则的含义,例如:引导幼儿及时归放图书,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图书宝宝要回家》,“图书宝宝为什么哭了?”“因为它被小朋友扔在外面,回不了家了。”让幼儿动的及时归放图书的必要性;我们组织了幼儿进行看图讲述《图书是我撕破的》,并让孩子进行了共同看书的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不争抢图书,学习互相协商看同一本书。让幼儿自觉地去遵守规则是有一定的过程的,需要老师平时多家关注和引导,坚持不懈才能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习惯。

  二、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