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向小马借。
生:向蜜蜂借。
生:向小蝌蚪借。
师:小壁虎会怎么问,小动物们分别会怎样答呢?
生:小壁虎问:"小马叔叔,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马说:"不行啊,我在草地上吃草时,很多飞虫叮我,我要用尾巴赶去他们呢。"四、.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小壁虎向借尾巴,结果。)(生汇报,师课件出示第三、四幅图。)5.为什么他们都不肯借尾巴给小壁虎,他们说的话应该怎样读?(生练习读。)6.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生戴头饰朗读。)7.用"因为……所以……"句式练习总结。
8.小壁虎到处借不到尾巴,结果怎么样呢?
(生汇报,课件出示第六幅图,思考: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9.指导朗读全文。(生戴头饰朗读。)四、积累内化,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2.你知道他们尾巴的作用吗?(课件出示其他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尾巴。)3.假如小壁虎向他们借尾巴,他们会怎么说呢?试着说一说。
小学低年级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时期,也是基础时期,一堂语文课中少不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低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因此在实施训练时要注意训练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整合,要借助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也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整合,力求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先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之后就能做到有话可说了,而且说话的内容也会显得生动、自然、符合实际。
反思: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的重要因素,让学生想学,乐学,是获得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迅速发展提高的。让学生敢说、让学生想说,就要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想象、说话的机会。作为教师,有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低年级儿童具有爱想象、好表现的心理特征。课堂中,应有计划、有预期性地为他们提供想象、展现的机会,为他们的学习搭建了开放的舞台。
多媒体的运用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的内涵,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加快了教学的节奏。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的演绎下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创设的教学情境更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更有效。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着名的特级教师洪宗礼说的一段话,感触很深。他说:"四十分钟的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五十平方米的课堂,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只要有广博的知识,有扎实的基本功,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就可以在有限的时空里,发挥学生无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而如今这些想法都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得到实现和增强。这是为人师者的幸运,但教师也应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杜绝为了使用而去用的做法。只有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易于被学生接受,才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