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游戏实践研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3日 23:07:34

  二、以园本教研为抓手,解决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困惑。

  1、以园本教研为交流平台,总结大班家长工作的重点。

  在园内的园本教研活动中,针对我们大班家长重教轻游戏的教育观点,全园教师积极讨论交流,总结出以下观点:

  (1)家长素质偏低和周遍社区教育风气,导致家长的教育观点非科学性。

  据统计本班四十个幼儿家庭中,有十二个军人家庭,十五个无锡市本地家庭和十三个外来务工家庭。其中家长大专学历率不足12%,高中以上学历率65%左右,而高中以下学历率23%左右。家长的普遍素质偏低,影响家庭教育水平。另外,据了解本班的大多数幼儿常由其爷爷奶奶接送,教师日常与幼儿父母的面对面交流就更少了,所以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了解甚少。而且在祖辈家长眼中,幼儿园就应教孩子识字,特别是大班的孩子。

  (2)加强幼儿游戏发展价值的理论宣传,提高家长的科学认识。

  家长对于游戏的误解,根本原因是家长对游戏的发展价值不了解。因此,通过班级教师的面对面理论宣传及园内的家长学校活动,重点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认识,逐步引导家长走出育儿的误区。

  (3)通过家园合作的亲子游戏,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尤其是提高有关游戏的认识层面。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家园合作对家长教育水平的影响。即家园合作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帮助家长获得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都会组织亲子游戏。亲子体育游戏、亲子制作游戏及亲子探索游戏等,通过邀请家长亲身参与幼儿的游戏中,体会游戏的乐趣和价值,以及幼儿对游戏的需求。本班教师还特别对我园冬季亲子运动会的发展价值,尤其游戏形式对幼儿参与锻炼的影响,对家长进行了特别说明,家长普遍表示认同。

  2、以"游戏案例分析研讨"为主题,解决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策略的困惑。

  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通常都是幼儿游戏的旁观者、支持者、组织者或秩序的维持者等,而对更有效地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知之甚少。因此,借助园本教研的平台,我园开展了以"游戏案例分析研讨"为主题的研讨沙龙活动。作为大班教师我们首先反思日常游戏案例,在研讨交流中提高全体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认识,并积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

  游戏案例:画影子

  游戏背景及过程:在大班科学"影子"活动中,幼儿每天对于影子的兴趣越来越多,尤其在午餐后散步时都喜欢寻找自己在地上变化的影子,有时还特地摆几个不同的造型看看。于是教师便建议可以把这些影子都画下来,幼儿立即对画影子表示感兴趣。但对于如何画、用什么画以及在哪画等问题,教师请幼儿自行商量解决。于是,一场有关画影子的讨论和尝试便展开了。

  在部分幼儿提出用粉笔画影子后,教师便提供相应的粉笔,并建议幼儿直接在水泥地合作画影子了。(即一个人摆造型,另一个人画影子,方法是教师介绍的。)在幼儿画影子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要想想怎么样才能很快很准确画好影子,即让幼儿在游戏中感悟合作配合的意义。

  教师反思:首先,游戏"画影子"的创意来源于教师的细心观察,而幼儿对游戏的高度兴趣,主要由于教师关注到现阶段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和需要。其次,教师对游戏操作的实际问题,并未直接解答,而是引导幼儿自己探索、寻找。这不仅体现教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的意识,更让游戏本身具有一定挑战性,更吸引幼儿的兴趣,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当教师听到部分幼儿提出用粉笔画影子时,教师立即为幼儿提供了所需的粉笔。此时,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为幼儿游戏提供了保障。另外,幼儿通过合作画影子,对合作游戏的相互配合意识增强,这是游戏对幼儿潜能的挖掘和发展作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