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24日 19:58:34

  拓印画是将硬币、钥匙、树叶等放在图画纸下面,然后用铅笔在纸上来回涂,拓印出纸下的物体形象,或将物体涂色后印在纸上。

  吹画是先将颜料滴在纸上,然后吹出不同的形状。

  滚画是先准备浅盒子(不要盖,大小与图画纸相同)、各种颜料、玻璃球,然后将玻璃球蘸着颜料放人纸盒中来回滚动,让带有各种颜色的线条不规则地留在纸上。

  喷洒画是在图画纸上摆放不同形状的纸片或窗花等,然后用牙刷蘸上颜料,用小竹片往自己的身体方向轻轻地拔牙刷,让颜料均匀

  地喷洒在图画纸上;当颜料覆盖纸面后,轻轻拿开纸片、窗花等,纸上就出现物体形象的覆印。

  泡泡画是在吹泡泡的肥皂水里调入不同的颜料,然后用吸管蘸上肥皂水吹,将吹出来的泡泡轻轻地碰在图画纸的适当位置,泡泡破了,就在纸上留下了图形。

  (2)幼儿绘画从教师是否命题上区分,可分为命题画和意愿画。

  命题画是指教师确定绘画的主题,明确要完成的某种技巧任务和教育要求,幼儿按指定的主题绘画的方式。

  意愿画是指幼儿自己确定绘画的主题,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表达创作的绘画方式。

  (3)幼儿绘画从内容上区分,可分为物体画和情节画。

  物体画是指以单一物体为描绘对象,培养幼儿的造型能力。

  情节画是以一件事情为主要描绘对象,反映一定的主题,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培养幼儿的构图能力及处理物体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图案画是指幼儿利用各种纹样和色彩在不同的纸形上进行和谐的有规律的美化和装饰。

  2.幼儿手工是指幼儿运用一些物质材料,如纸、泥等,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通过撕、折、剪、贴、捏等手段,制作成平面的或立体的物体形象的艺术形式,表达幼儿的审美感受。幼儿手工对于发展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动觉之间的配合,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和形成立体概念有着重要作用。它主要包括泥工、纸工和自制玩具。

  3.幼儿欣赏是指幼儿通过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的认识和观赏,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精神上的愉快的活动。它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美术的性质

  1.幼儿美术是幼儿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当年幼的儿童尚不能自如地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我需要,无法实现与成人的交流时,他们会运用其他一些符号系统来达到满足自我的目的,如代表某种含义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等。美术是这些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当幼儿随手拿起一根小树枝或一支笔涂涂画画时,地上或纸上立刻产生了某种形象(当然这种形象有可能是几根乱线条或几个小圈圈),幼儿会感到满足,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能力。倘若成人发现了他的作品并给予夸赞,定会激起他更多更流畅的创作欲望。因此,幼儿美术在其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独特的功能,它比语言文字更早地被幼儿用来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像和创造自己的世界。

  2.幼儿美术是幼儿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

  幼儿把握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想像、幻想、直觉、灵感、猜测"等方法。其特点是"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和固定操作步骤的"。幼儿的这种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情感性等特点。在幼儿美术作品中,这些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如一位中班孩子画了一幅画:老虎想吃小白兔但没吃到,老虎生气发火了,于是在老虎的头上方用红色水笔画了几根酷似燃烧的火苗的符号。这里所表现的就是孩子感性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在这个孩子的眼里,老虎没有吃到小白兔,自然要发火。老虎发火,头顶要冒出火苗,且是鲜艳的红色,反映了他对世界的一种感性的认识和理解,非常具体而又生动。正是这种感性的表达方式,使幼儿的美术作品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