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区的废旧材料利用: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动手制作,绘画和手工都是他们喜欢的。绘画方面:上学期我们投放的沙粒画,它的材料很普通,鞋盒盖子一个,玉米颗粒(有细沙的话最好不过了),小板一块,如此就能操作了。它的想像空间很大,幼儿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在上面来绘画表现。本学期,我也将其进行了跟进,将颗粒装入可乐瓶内,瓶盖挖一孔,幼儿倒出颗粒绘画,这便成了一支写不完的笔。《隐藏画》这是我们本学期新增加的游戏,一张白纸、一支用完的原子笔、一支蜡笔就可以操作。幼儿用写不出的原子笔在白纸上绘画,绘画完后用蜡笔在痕迹处刷,便出现了"隐藏"的画。《复印画》也是跟进《隐藏画》的,材料相同,用的方法不同:在一张废旧的白纸上用蜡笔刷彩色,然后把一张白纸垫在彩色之下(彩色面朝下),用原子笔在纸上书写,取走彩色纸,就发现白色纸上有彩色的画了。最近,我们又在手工区投放了新的材料《雨点刷画》,它的使用方法是将以图形模型放置于纸上,用牙刷蘸取颜料水,在废旧勺子上轻轻刷,刷的过程中彩色水细细的滴落在纸上,取走纸片模型便出现了一幅画。我们还用报纸制作了手掌模型,等等。手工区的废旧材料利用率是较高的,孩子的兴趣也很浓厚。
棋类区废旧材料利用:这是我觉得主意最棒的一回。我班的孩子喜欢下五子棋,但是有几名"大将"常常站着出兵,一兴奋,哗啦把棋盘给扯了,那一刻比输了棋都难受。我很想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一天,整理区角时发现有几块60*60的泡沫板,诶,这个做棋盘的话,不但平整,也不会有不当心就把棋盘挪动的事情发生了。从那以后,再没见过"大将"们的小兵一盘散沙的样了。而且整理材料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
废旧材料在我们班的区角活动中的大变身,让我班的孩子理解了废品的价值,这些材料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班的孩子对它们进一步的观察,这也大大培养了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发现、善于创新的能力。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游戏中智力得到了开发,这一切的进步都是我们老师所期许的。当然,以上只是我班变废为宝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多思、多试,废旧物品随处可使。
三、"废旧物品"融入主题教学,美化环境,活跃活动气氛废旧材料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记得我上学期美术活动《七彩花瓶》,教材建议使用光滑的玻璃瓶,我思量下来,利用玻璃瓶是不可行的。一安全方面,玻璃瓶易碎,威胁到孩子的安全。二难度方面太大,一般的玻璃瓶(啤酒瓶)瓶身有一定的弧度,这样贴很困难,大班幼儿无法完成。几番考虑下来,我决定让孩子们带薯片罐子,又安全,难度也降低了,再者这个材料又容易搜集,是个变废为宝的好材料。于是请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薯片罐子,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孩子们就收集了一大堆。家长们说这个本来是要丢掉的,能够在幼儿园活动中被利用起来真好。活动过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放在柜子上展出,得到了家长的赞同声。记得还有一次活动综合活动《不会笑的国王》,刚开始在课程审议的时候我们把该活动给去掉了,原因是该活动的操作不方便,它需要孩子们带口红,把自己变成一个小丑,处于安全考虑我们舍弃了该活动。我经过几次考虑,决定把这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如果这个小丑脸不在孩子的脸上活动就能进行了。如果我把这个脸用某一媒介做替代,这个活动就确保能进行了。把这个小丑脸放哪里呢,怎么做呢?1、让这个小丑脸像面具一样,纸的硬度不够。构思一咔嚓掉了。2、像假面一样,一头用筷子挑住。这样的面具面积较小。构思二也被喀嚓了。正在这时,看到蛋糕盆子,我眼前一亮,何不用蛋糕盆试试。它的硬度合适,而且面积也够遮挡孩子的一个脸,能够做出小丑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于是我动手做了起来,成品完成,我告诉自己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利用蛋糕盘材料完成一个不能完成的活动,这让我欣喜万分。圣诞节的时候,我用报纸、一根竹竿、几个矿泉水瓶、自粘纸做了一颗圣诞树,树的效果不错 。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在树上挂满了用报纸做的彩球。我们还来用竹竿做了体育活动的户外玩具:花竿。本学期,美术活动《瓶花》,它需要孩子用旧毛巾蘸取颜色后在瓶身压印,压出图案。废旧材料制成的物品让我们的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废旧材料,在主题墙装饰中也功不可没。上学期我班的主题墙《动物我的朋友》,孩子将带来的气球画上了眼睛、鼻子等,再用自粘纸粘贴耳朵等装饰物,孩子们将一个个动物脑袋装饰在主题墙中,主题墙立刻变得可爱了。本学期主题《不一样的我》中我将孩子们带来的亮片粘贴在图形的外围,顿时整个图形都让人眼前一亮。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总能达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细数废旧材料的运用,其实材料的价值是取决于利用方法的,它是需要老师、幼儿从生活、学习的点滴需要来发现的,废旧材料它表面虽是废弃的,但是它的"价值连城"、"神通广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废弃中的闪光,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精彩。至今我们做的仅仅只是那么一丁点,让我们行动起来,热爱生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吧,相信我们变废为宝的魔力将闪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