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助教团:家园合作的有效模式(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7月24日 09:15:45

  (三)德育助教德育助教是指借助于广大助教,特别是一些男性人士、祖辈家长,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具体有两种形式:(1)经历助教。每个助教身上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启蒙教育资源。祖辈家长讲述自己童年时的苦难经历;企业家讲述自己的奋斗史;解放军叔叔讲述部队生活;交警叔叔讲述违反交通规则造成血的教训的案例;让喜欢旅游的家长介绍自己到过的城市的风情、民俗;让大学生哥哥姐姐介绍自己如何刻苦学习,最后学业有成的经历等。(2)习俗助教。部分长辈对现在已经失传的风俗习惯或节庆典礼比较熟悉,让他们给幼儿讲述或者演示,诸如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通过节日环境熏陶,节日艺术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启蒙,让他们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的愉快,培养他们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与品德,增强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三、"幼儿成长助教团"取得的成效(一)家长的深度参与幼儿成长助教团把家长看成重要的教育资源,认为在家长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名人、专家、能手、巧匠,他们集专业、知识、趣味和创造性于一身,经常地将实物、模型、动感的影像带进教室,不仅给孩子们以清新的体验和感受,更使孩子们好奇、求知、想像、创造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激发和满足。同时也对幼  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开发与实施、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拾遗补缺、促进提高的作用。

  (二)家园互动的深层次化幼儿成长助教团着眼于家庭、幼儿园的双向互动,相互配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强调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强调以孩子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通。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合作者,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建议,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信息作出及时反馈。"助教"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多才多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也激发广大教师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编写新的教材和内容。同时,助教活动为家长进入课堂,参与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也有了更好的把握。

  (三)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优势,诸如专业师资、专门设备、预定的课程计划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缺少的儿童伙伴等,但与大自然、大社会相比,幼儿园毕竟是个小天地,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在此种情况下,寻求合作伙伴,让家庭、社会人士参加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就成为情理之中的头等大事了。而"幼儿成长助教团"正是倡导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改变教育格局,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简言之,幼儿成长助教团造就了幼儿园育人的新环境。

  幼儿成长助教团是幼儿园运用小手牵大手策略的有效表现形式。孩子是维系家园关系的主线,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本,让孩子的"小手"牵着家长的"大手",让更多的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特别是由家长来担任助教,有力地促进了家园合作,较好地实现了家园共育,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特点,也使老师和幼儿领略了家长的教育风格,更好地利用了家长这一块教育资源,开启了家园互动的另一扇门。

  总之,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天天都开放,人人做助教",以"孩子、家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为理念的"幼儿成长助教团",一方面满足了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教师教育与活动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弥补了教师在知识技能上的不足,能促进幼儿园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新的跨越。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