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开展尝试教育的行动研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2日 22:48:05

  传球、踢球、运球,学会垫子上爬、滚、翻动作;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

  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如:会灵活躲闪地跑,会跳绳或跳橡皮筋,协调、灵敏地翻滚、钻爬、攀登,学习踩高跷、

  投蓝,学习玩乒乓球、毽子、呼拉圈等。

  四、研究结论

  (一)选材的多样性

  1、采用一物多玩的形式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在设计活动内容的时候,我们首先选择结构层次较低,能发挥幼儿主动性,利于幼儿探索的内容,一物多玩是非常适合幼儿开展尝试活动的。这这样的活动中活动的主题往往只有一个,如:可以玩轮胎、玩易拉罐、玩棍子、玩绳子等等,由于活动器械的局限性,幼儿就会运用各种方法来玩,这样幼儿的思维被激发出来,这类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提供多种运动器具,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当然仅仅局限于一种器械的游戏时不够的,因为在实践中发现只为幼儿提供单一运动器具,对幼儿的限制比较大,时间久了幼儿的积极性不高,一刀切的运动满足不了每个幼儿的需求,可能会造成有的幼儿吃不饱,有的幼儿吃不了。而另一种方法是为幼儿提供多种运动器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比如在体育运动中,球类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珠光球,粘靶球,足球,皮球,自制彩球等。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二人一起玩粘靶球;男孩子对足球比较感兴趣就可以选择足球;不太会拍皮球的幼儿就可以选择珠光球,因为珠光球的弹跳性好一些。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运动器具,这样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就高了。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内容:在比较高的架子上错落有致地悬挂着高低不同的各色软泡沫。这是让幼儿进行摸高跳的。不同的高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幼儿,同时也让幼儿尝试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幼儿在游戏时到处充满着欢笑声,幼儿有的玩勇敢者的道路,有的玩掏沙,有的玩爬竹梯,有的玩跷跷板,有的玩攀岩……在活动中幼儿的走,跑,跳,攀,爬,钻等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同时通过不同的器械使幼儿的动作更协调,更灵敏,更准确,更有力。多种运动器具的提供给幼儿体育活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任何一种具体能力都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我们设计相同内容,不同要求的一组游戏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有效地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分散集中有机结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快乐

  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中大多都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的,由教师预设好的内容,幼儿根据教师预设的内容去锻炼,大多是幼儿围着教师转,幼儿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在我们的研究中是把"以集体活动为主"变为"以分散活动为主",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同时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在活动中我们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羊角球,杠铃,毽子,方彩球让幼儿自由选择,我们先让幼儿分散自由玩,教师在一旁主要观察幼儿的玩法,在分散活动中幼儿非常的自由,想出了许多的玩杠铃的方法,有的举杠铃,有的放在地上跳,有的坐在杠铃杆上走,有的脚钩在杠铃杆上爬……当幼儿尽情地玩了以后,教师让玩得好的幼儿来介绍玩法并组织幼儿进行集体练习,或将好的方法告诉幼儿组织幼儿进行练习。这样分散集中交替进行不仅能调控幼儿的运动量还能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来自与幼儿的东西幼儿是最感兴趣的。

  4、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

  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正是通过各种游戏,或富有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这些运动器具和材料才"活"了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例如在玩滑滑梯,毛毛虫,平衡木时,我让幼儿学做环保小卫士,让幼儿把滑滑梯当作小山坡,把毛毛虫当作小山洞,再把平衡木当作独木桥,让幼儿翻过小山坡,爬过小山洞,走过独木桥栽种一棵小树苗,幼儿一下子非常感兴趣,非常地投入。又如在玩方彩球时,为了让幼儿练习夹物并脚跳的技能,我采用了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游戏,让幼儿模仿小兔,一边念念儿歌,一边练习夹物并脚跳,幼儿完全的投入其中,积极性很高。再如,"投篮","运西瓜","月亮和地球","赶小猪"等游戏运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篮球。有趣的游戏情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

  (二)教师指导原则

  在尝试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注重观察,这是进行指导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一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在刚开始尝试活动的时候我们常说让孩子动起来,让他们自己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幼儿象一盘散沙,变得自由散漫。《纲要》中明确指出:对幼儿放任自流,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或简单地组织一些让幼儿有机会动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如组织孩子玩垫子,教师没有要求,不加指导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通常是现场混乱一片,管了这个吵架的,管不了那个捣乱的,试问,孩子何来发展呢?通过实践与反思我们认识到,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和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幼儿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我们在玩水活动中观察到大多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兴趣指向,发现他们都比较喜欢跳,我们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跳,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跳,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玩垫子的游戏中给与相应的和特别的指导,使孩子在师生互动中真正的得到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