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答案(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7日 22:31:08

  ②游戏话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们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将游戏和教学进行最优化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园课程变得更为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2分)

  ③在确定幼儿园课程中的哪些教育括动是属于游戏活动,哪些是属于教学活动时,并非可以简单地将活动内容和方式归为"游戏"或者"教学"。如果将纯游戏和完全结构化的(即完全按照教师计划实施的)教学看作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无数种状态,它们反映的是游戏和教学的不同结合的程度。(3分)

  ④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人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2分)

  2.举例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7分)

  (2)举实例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既能适合的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不仅只是去评价儿童的独立行为水平,而且能够发现儿童在各种帮助水平下的能力。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特别强调老师在互动中应起到的作用,特别强调鹰架教学。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能正确地组织情景,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课程应有足够的弹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能及时地弯化课程内容和方法。(7分)

  作业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_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_行为主义心理学___。

  2.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_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目标___、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_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___、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____。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_课程内容即教材__、__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_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_。

  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_形成性评价___、__总结性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B  )。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4、(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性目标

  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目标模式

  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 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4、形成性评价

  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

  (1)运用价值: 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2)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 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