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中的音乐素材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1月07日 11:37:32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成为广大音乐专业教师研究的课题。我认为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技能之外,如果能善与挖掘生活中的音乐素材,把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融入音乐课堂中去,让幼儿在生活中找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让幼儿积极感知生活中的音乐音乐是一门感性艺术,它源与自然,劳动和生活。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节奏、旋律等许多音乐素材。让幼儿自觉主动、原汁原味地去感受它们,对训练幼儿的音高、节奏和培养幼儿的情感等作用巨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幼儿到生活去感受不同的声音,汽车的鸣笛声,行人的走路声,下课幼儿的嬉戏声,球场上不同的球发出的声音等,通过幼儿的仔细的聆听,大胆的想象,认真的思考总结,幼儿发现了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再把这些普通的声音同我们的音乐节奏联系起来,让他们在聆听中学会不同的音乐节奏。

  如:?篮球发出的声音??? X.X ︱ X.X ︱ X.X ︱ X.X‖乒乓球发出的声音? X X ︱ X X ︱ X X ︱ X X‖排球发出的声音??? X - ︱ X - ︱ X -︱ X -‖通过这样的节奏练习,让幼儿发现学习音乐并不困难,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认真去发现,就能找到它的踪影。还可以和幼儿玩一玩"敲敲听听"的游戏,弹奏几个音,让幼儿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可以让幼儿闭上眼睛去感受生活中都有哪些声音,让幼儿展开想象,把这些声音和音乐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训练幼儿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又使幼儿从小听觉灵敏。音乐来源于生活,要让幼儿学会聆听生活中的声音,从中找到不同的声音的不同作用,让幼儿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中,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给枯燥的音乐穿上美丽的外衣。

  二、模仿和表现生活中的音乐素材儿童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可塑性和模仿力都很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让幼儿在课堂上模仿所听到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这是对幼儿音乐素质、技能的一大训练和考验。一些写实的音乐作品,像《在钟表店里》就是音乐大师用高超的艺术手段所模拟、再现出来的一些生活中的音响。因此,在培养幼儿音乐感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尝试在生活中探寻音乐,并进行模仿与感知。这种模仿,可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模仿中感知音乐的节奏、音色和力度。模仿可利用人声和器乐进行。如用拍手和打击乐器模仿一些节奏,用相近的打击乐器音模仿闹钟的铃声,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模仿钟表店里人物的动作。用这些方法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面,这些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表演和创造潜能,而且能让幼儿从中很好地感知音乐形象,享受到美的愉悦。通过模仿感知,幼儿对这些声音的节奏、音色、力度体会更加深刻,在模仿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和想象,延伸与拓展模仿感知的范围。如:在生活中你还体验到过那些节奏型?还知道那些音色是怎样的?还体会到过那些力度变化?通过模仿的体验,使幼儿对音乐感产生更浓的兴趣,使一些抽象的训练、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游戏教学。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且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表现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表现是音乐情感的升华,是艺术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它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活力。表现音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也可以用线条、色彩来表现音乐。如:幼儿看到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候,是一边哼着催眠曲,一边轻轻拍打着宝宝,于是他们在表现这个过程时,就做得非常柔和、优美、轻声、缓慢;在表演小朋友走路时就蹦蹦跳跳;学解放军走路时就挺着胸走;学鸭子走路时就左右摇摆着……他们还认为大象是笨重的、松鼠是顽皮的、乌龟是慢吞吞的……于是就他们按照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动作去表现,这样,不仅帮助幼儿进行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也有利于幼儿再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创编音乐故事。引导创设情节,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音乐课堂上,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当作曲家、作词家,创编后还可以让幼儿表演自己编的故事。创设创新氛围,让幼儿大胆表演。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幼儿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幼儿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幼儿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节奏做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培养了幼儿的肢体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可谓是闻乐起舞,幼儿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总之,教师要给幼儿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鼓励幼儿对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进行创造音乐源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音乐的存在。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不但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对于培养具有创新人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进行创造即创作活动融入课堂,即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又充分体现了教学新理念,对提高和发挥幼儿的音乐素质有着特殊的功效。所以我们音乐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捕捉时机,诱导幼儿创新动机,让幼儿有创新的实践。如何鼓励和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进行创造呢?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音源体的情绪和内心世界,然后在课堂上说说。如有一次我偶尔发现一个幼儿模仿街上一个卖鸡蛋人的叫卖声,我就利用机会让幼儿对吆喝声进行节奏创造与创编,同学们的情绪非常活跃,纷纷动手动嘴进行尝试,而后他们念着自己创作的节奏型非常的开心,几个爱表现的同学还主动表演了起来,逗得大家乐呵呵的。此时我讲解个歌曲"叫卖调"的特点,鼓励幼儿继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音乐素材,还可以把生活中的素材编成旋律和歌词,幼儿在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