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管理--
通过组织计划来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以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
1.什么是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幼儿园保教任务的最基层的单位,是由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组成的班级。
2.班级工作的价值:肩负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促全班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责任。是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
3.班级工作内容:
(1)班级保教人员共同制订教育目标与计划;
(2)科学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
(3)积极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
(4)班级的安全、卫生保健工作;
(5)家园共育工作。
(二)班级管理过程的运行
班级管理过程是指班级的管理者组织班里的保教人员为达到预定的任务目标,以保教工作为中心,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共同活动程序。
1、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
班级管理是以计划为开端的,进而对管理活动实行有效控制计划是管理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1)计划制订的依据
a.来自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
b.来自于本园的工作计划是原于全园计划的整体
c.来自于本班幼儿发展的现状,每班幼儿有个体差异、班之间不同、对个别幼儿的关注教育。
2、建立班级计划体系
应按照时间序列分为长计划、短安排、分层次、系列化。从而逐层加以落实。
常用的分为:学期计划
月重点
周安排
日计划
月重点工作安排表
现状分析
项目
领域发展目标主题活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社区家园共育
健
康
语
言
社
会
科
学
艺
术
班级: 时间:
一周工作安排表
班级: 时间:
周工作重点保育工作
教学工作
家园共育
星期
内容要求
项目一二三四五
生活活动
教学活动
户外活动
(运动区)
区域活动语言
(阅读)建构美劳角色科学益智表演
区域目标
材料准备
指导策略
备注
(对幼儿现状分析)
3、班级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1)现状分析,计划的制订者(班长)在计划制定之前要针对前一阶段保教工作的整体情况做全面的、深入细致的分析。
主要包括: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共性、个性)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家长及其它部门对班里工作的建议看法、意见等。
(2)计划要自下而上,要经过全班工作人员的讨论使得大家明确要干什么、怎么干,做到切实可行。
(3)班级计划一旦形成书面文字后要进一步学习、讨论是为了达到一致,整体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教育。
(4)班级计划可调整(高度的责任心下)即是行动的方案,又是一个灵活可补充的修正计划,因为教育对象是孩子,在执行过程中可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及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使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的更好。
4、班级计划的结构
一、本班现状分析
1、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幼儿基本情况介绍,发展水平介绍,个别幼儿问题说明(身体、智力、行为)
·优势
·不足
2、教师基本情况:教师情况介绍、教育观念方法现状
·优势
·不足
一、本班现状分析
1.幼儿现状分析
本班幼儿共计26名,1 8名从托班升入小班,8名新生。
优势:
(1)健康。
幼儿情绪稳定,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逐渐养成
了一些良好的常规习惯:能正确地洗手、擦手,餐后漱口,主动收玩具。并且有了初步自我服务的意识,大部分孩子都能独自进餐、独立入厕、自己穿脱鞋、在
成人的帮助下穿脱衣服。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逐渐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大肌
肉动作逐渐协调,如跳、爬、跑等,幼儿的体质有所增强。
(2)语言。
幼儿逐渐喜欢用言语与他人交往。能够听懂日常用语,并给予积极的应答。
喜欢听故事,愿意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想法,能在大家面前用言语表现自G o英
语学习兴趣很高,能主动地说唱英文儿歌
(3)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