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音乐与儿童音乐
1.音乐:是以有组织的 在时间上流动的印象为物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的一种社会性艺术。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
2.音乐起源的四种说法:1,模仿说2,游戏说3,巫术说4,表现说。
3.音乐的四个历史发展过程:1,原始社会的音乐(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非审美领域中萌发并逐步分化,在综合起来的,是集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乐舞的艺术形式)2.古代音乐(在原始乐舞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发展,产生了哥去乐器音乐舞蹈及最初的戏剧和诗歌)3.近代的音乐(在音乐形式方面得到了更高程度更细致的分化和发展)4.现代的音乐(相继出现了爵士乐摇滚乐电子音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大大推动了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4.音乐的本质:1,是对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 2,是一种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
5.音乐的基本特征:1,材料的特殊性2,流动性3.情感性4,表现性5,不确定性
6.音乐的功能:1.教育功能(1,启迪智慧 诱发灵感2,潜移默化 陶冶情操)2.保健功能(1,调节身心2,治疗疾病)3.娱乐功能
7.儿童音乐的基本特点:1,愉悦性2,教育性3,个体性
8.儿童音乐的审美特性:1,形式美(音色 节奏 旋律 力度)2,内涵美(直观 稚拙 幻想 )
9.儿童音乐的类型特征:1按体裁分类(儿童歌曲 儿童乐器曲 认同歌舞剧 交响童话)2,按照题材分类(游戏题材 生活题材 童话体裁 大自然题材 )
第二章~~第三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2,为造就一代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公民打基础)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1,形象性和感染性2,趣味性和游戏性(分为内容上的 形式上的 方法上的 )3,技能性和综合性(形式上的 过程上 的方法上的)
3.达尔克罗兹是瑞士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在1906年正式出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
4.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实践的基本内容分为体态律动 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三个方面
5.体态律动由于其独创性和科学性早已被人们公认为是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
6.柯达伊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其教育体系的基本观点是:1音乐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2,以歌唱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3,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安排的主要依据4,以首调唱名法 节奏唱名和柯尔文收拾为基本教学工具5,创建自成特色的教材体系
7.儿童自然发展法:即根据正常儿童在其成长的各个时期中的能力来编排课程的顺序。
8.卡尔。奥尔夫 是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 音乐戏剧家和儿童音乐教育家。他在1976年出版了《儿童音乐教材》
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色:(论述题)
1,元素性音乐教育:他强点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
2,节奏第一: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
3,课程内容:他的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内容包括嗓音造型 动作造型 和 生意造型
4,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教学方法是引导创作法(教师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安排 体现的是从探索--模仿--记性--创作的四步环节)
5,教材和教具: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代表性教材是5卷本的《学校音乐》,其主要内容是德国的儿童游戏 童谣和民歌;他的特殊的教学工具是奥尔夫乐器
9.铃木的教育体系和基本思想:
1,给儿童创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
2,激发儿童的兴趣(他为此创造了母亲参与法和集体教学法)
3,提倡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的练习
4,注重倾听习惯和技能的培养
5,提倡教学六步法(接触 模仿 鼓励 重复 增加 完善)
10.母亲参与法:以母亲这一与儿童有着特殊感情的关系的角色身份来充当孩子的榜样,影响和激发儿童的兴趣。
11.集体教学法:即在教学中采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同时进行的方式,这样既能在个别中针对和每个孩子予以更有效的帮助,又能在集体教学中以同伴的行动来不断激励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2.音乐感:就是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并能把所感受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 。
第四章~~第五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
1.音乐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1,筛选和整理目标2,表述目标(它包括行为目标 过程目标 表现目标)
2.表述目标(阐述):由于人们在认识儿童发展的规律,社会对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音乐学科本身的性质和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了在指定和表述音乐教育目标是的三种不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