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新一代的接班人,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那么如何实现这个总目标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丰富健康知识。
首先,做为教师要积累扎实的幼儿生理、心理卫生的知识。例如,要让幼儿对人的身体的认识,教师就要掌握有关的知识,了解人体的名称、构造、功能及如何保护,并且能清楚地表达,同时,还必须能够及时纠正幼儿错误。其次,教师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教师头脑中对"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 "要解决什么问题?"等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并设计好教学语言。最后,教师还要掌握并运用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比如:通过自我报告、问卷调查来了解幼儿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二、寻求适宜的方式和途径。
在培养健康行为过程中,我们要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1、适宜的教育方法。
(1)亲身体验感知。例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启发幼儿通过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使幼儿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并且通过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从而了解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
(2)重复练习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例如:穿脱衣服、叠被子等。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学习怎样刷牙、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促使健康行为的养成。
(3)利用情景表演(包括木偶表演)、听故事和念儿歌等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对幼儿讲一些有关健康的故事和儿歌,通过浅显的故事内容,让了解有关健康的知识,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
(4)共同讨论和自我学习。这种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尤为有效,例如:情绪情感的教育《我们多能干》中通过启发幼儿发觉自己的闪光点,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应急能力训练《我该怎么办》中通过情景模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好办法,提高应急方面的的心理能力。在意志品质培养活动《为什么不一样》,让幼儿体会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2、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在教学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1)有目的地渗透在一日生活中。幼儿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陈鹤琴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
(2)有目的地融合在教育各领域中。例如:如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涂色、画画等;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发展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了解科学小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体育活动中,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创设良好的环境。
如何创设幼儿园的良好环境?我们进行了探讨。有意设计了大班活动室布置的方案。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富有教育情趣的墙壁布置。利用墙壁,布置装饰成丰富多彩,富有教育内容的画面,促进了幼儿健康发展将起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教育栏的设计。我们将活动室墙壁的一侧布置成思品教育专栏。确定每日德育教育重点布置主题。如:"祖国在我心中""我爱我的家"等,确定主题后,教师有意激发幼儿情感和主动设计内容的愿望。然后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共同动手布置。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上进心和荣誉感。
三、提供卫生保健措施及服务:
1、建立检查制度和档案,对幼儿定期进行健康方面的检查与评价。我们认真做好晨检和全日观察工作,严格按"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来进行;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或传染病及时隔离,并根据幼儿的情况发放红、黄、兰牌标志,控制传染病菌的传播,把好安全的第一关卡。及时了解班级幼儿的健康状况、做好生病幼儿的全日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