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及实施(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10月09日 15:27:59

  第三个月,老师又问孩子们:"校园里面的树有没有妈妈?"于是,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开垦一块土地,种下树种……第四个月,老师再问孩子们:"山上的石头风吹鱼打,日晒夜露,他们有没有妈妈呢?"于是,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校门,采集各种石头标本。

  老师没有固定教材,而是生动、真实的活动为孩子们创设了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建构课程的随机性,灵活性,我们要能把握好建构课程的时机,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生成新课程。

  五、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无论多么的理想和诱人的课程方案,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程实施的层面才能实现其初衷。理想的课程实施是一个互动调适的过程,是一个有课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进行使用、反思、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教师在课程设施过程中不是一个课程的被动采纳者,而应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具体条件,对课程的某些方面加以调整、完善、改造和创新,不断提高实施的水平。这里我就从我们幼儿园具体实践来讲。

  (一)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计划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通过拟定成各层次的教育教学计划,并转化为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和一系列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是由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园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在幼儿园里,凡是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各种活动都应尽可能地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幼儿自选活动(活动区)的提供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和社区联系等。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是由各个层次的计划组合成的一个整体,可以有几种类型:班级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等。计划拟定后,学校要执行教育教学计划的检查与评估工作,检查各类计划是否齐全、合格,检查和监督教师执行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可以通过组织教师相互观摩活动、观察半日活动、评估幼儿的发展状况等。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或修改,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操作空间。

  (二)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实施教学与课程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实施相当于教学。我园很重视教师的教学活动。我们每周三下午放学后所有老师均留下来进行集体备课,将下周要实施的活动一一讨论。大家从研究活动目标开始。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涵盖指向幼儿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但就具体某一个教学活动而言,目标制定要比较具体明确,便于操作,便于教师把握。在研究具体活动目标时,原课程中有的活动目标制定的比较具体明了,可直接参照使用,如活动《手指儿歌》目标为(1)会边念儿歌边做动作(2)能大声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第一目标是认知策略目标,第二目标是情感目标,一目了然,教师实施此活动时,心中有目标,活动程序就很清楚了,能自信地组织好活动。有的活动目标中,涉及到多个领域方面的要求,如《神奇的口袋》目标(1)能用手感知物体的软和硬,冷和热,光滑和粗糙等(2)能用恰当的词汇表述感受。第一目标是科学领域要求,第二目标上语言方面要求,我们就要注意以哪个目标为重点,哪个领域是要重点把握的,这个活动偏重于科学,那么在活动中就要将目标偏重于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不能一味地要求幼儿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注意侧重点。也有的活动目标还要仔细琢磨,如《圆圆圆》目标(!)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诗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是一节小班语言活动,我们觉得小班幼儿第一次语言活动就去仿编诗歌可能有些难度,所以目标(1)可以改为初步学会儿歌《圆圆圆》。目标(2)更改在为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诗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目标(1)是添加的初浅目标,目标(2)是原目标1,,这样幼儿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活动中实现不了仿编还可以延伸到游戏活动中。原目标2删去,它涉及的是科学领域,可在生活活动中体现,在语言活动中这目标可以不作表述。我们在研讨中对每个活动目标都作了认真研究,我们反复询问:这个目标切实可行吗?目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能力水平吗?目标体现幼儿发展需要吗?等等,并根据幼儿发展状况、年龄特点,班级现状,大胆对目标进行修改,调整或删除,以便教师更有针对性,更能具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的课时安排也比较灵活机动,没有严格按计划顺序安排活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安排权,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情况,主题需要,活动的连贯性,领域的渗透性,协调性,根据教学具的轮流使用情况,灵活自主地安排课程表,这样有的活动各班轮流实施,还给老师相互观摩研讨的机会。(生成活动)确实,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各有差异,同样的活动由不同的人实施会出现不同的实施方案,这也体现我们灵活运用课程的一个方面。例如小班科学活动《试一试》,原目标1是能大胆尝试,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是学习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有老师认为对小班幼儿来说,记录有难度,不明白记录标志,不懂怎样记录,就将记录要求先删除,只要求幼儿先学会用语言表述其操作过程,记录要求则放在活动以后慢慢学习记录方法。有的老师则将活动材料做了更改,原来每个孩子只要准备一种材料或糖或盐或者是果珍,而现在则准备了更多的材料,除了人手一套,另外还准备了其他可溶物,以供幼儿延伸活动时拓展更多经验。有的老师则将活动过程进行了更改。原过程中是先让幼儿观察教师实验后自己动手尝试操作,更改为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先尝试操作,引导幼儿发现糖、盐放在水里融化了,然后讨论溶解现象。还有的老师则将过程继续革新,活动开始先让幼儿观察凉开水的颜色,再尝试水的味道,然后让幼儿放糖,观察其变化,用勺子喝点水,感到有甜味,引出糖块溶到了水里,水变甜了,有具体的感知体验。大家很用心钻研教材,教师在每项修改中无不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由原来教师示范为幼儿先操作发现,给予了幼儿自由操作的机会,激发了兴趣。更多的操作材料给予了孩子更多的操作体验,丰富了感知经验。活动过程的变化更是表明教师能结合幼儿发展水平,给幼儿自由的操作时间和空间,充分操作尝试,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教师已经能领悟新《纲要》精神,并在教育行为上有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中应该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和活动空间,使幼儿在较宽敞自由的环境中去感知、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同时使幼儿能保持愉悦情绪,体验活动的快乐。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