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动多彩的儿童精神世界 读《儿童精神哲学》有感(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10月16日 09:28:06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这是被很多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葛兰西等所认可的。那么什么是儿童的哲学呢?柏拉图说过,哲学产生于惊异。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理解,因为儿童总是充满问题,也可以说是惊异,对于这些,我们并不陌生,比如儿童会经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月亮为什么要跟着我们走?"。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对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他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在作者看来,儿童的哲学有其特点和规律,我比较关注的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育的本性和天职是通过向主体传递文化以培养主体并使主体继承和创新文化(即文化与主体双向创生)。因此,教育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二是儿童主体的发育受外部教育、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要通过儿童主体的内部建构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儿童的哲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上这些看来,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不仅是教育、文化对其的熏陶,更对儿童自身心智的成熟、对儿童建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三、儿童的道德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审美以及梦想,在各个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道德是交往行为的逻辑,就儿童的道德来说,其道德的发生实际上就是儿童对这种行为逻辑的逐步建构,儿童对交往行为逻辑的建构,实际上就是去认识这一系列的行为规则。这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建构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发生。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佩克和哈维豪维斯特将儿童道德发展氛围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前道德的,二是自利的,三是顺从的,四是良心的,五是利他主义的。科尔伯格也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服从准则,避免惩罚。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获得奖赏和别人的好感。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3)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避免遭人谴责和惹人不悦。阶段(4)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避免执法当局的指责以及由此产生的内疚。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5)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遵从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阶段(6)坚持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避免受到良心的谴责。我比较赞同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如果足够细心,我们都能感受到身边儿童的成长,他们的行为准则、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似乎就是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逐渐改变的,这其中,不仅包括智力的成长,也包括其道德水平的发展。

  四、儿童的审美"美是秩序,是具体的秩序,或者说,美是理念的感性表达。"这是本书中作者对美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也许说的就是主体所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现象与主体本身所建构的外部客体的印象的相似度,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秩序、理念的感性表达。审美是把握、确认、反映世界的一种形式。审美所追求的是世界感,那么对于审美水平的发展,作者认为是审美主体对外部客体所表型的本体之美不断进行建构,从而其审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作者认为,从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来看,审美水平先后经历了生理的、本能行为的和意识的等三个层面。从以上的论述来看,审美似乎是儿童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的,是儿童的天性,其审美的发展是伴随着认识深入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通过游戏、艺术等形式来开发其审美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儿童所接触到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好的内容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如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暴力都对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等有着重要影响。另外,儿童的游戏和艺术是是儿童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成人应该加以配合,丰富其游戏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儿童的游戏和艺术的需要,奠定儿童良好的早期经验,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五、儿童的梦想梦想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膨胀、扩张和加强,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梦想并不是成人所独有的,儿童亦有其自己的梦想,梦想使儿童进入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茁壮成长。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游戏、艺术、神话、童话、儿歌等要素都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游戏使儿童生活在现实以外的一种现实中,这点我们 是有亲身体会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有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大家都不愿意做小偷,不愿意扮演"坏人"。他们都羡慕正直勇敢的正面形象,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那类的人。还有其他儿童特别是女童,看到有布娃娃等玩偶时,儿童就会佯装成妈妈,并有照顾孩子的愿望,这或许就是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现实。儿童的游戏也充满创造性,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建立起多种物质的联系,将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为梦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为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尊重儿童的游戏,而不是去指责其幼稚甚至阻止其游戏。同样,儿童也有其自己的艺术,儿童的艺术与儿童的梦想息息相关,艺术创作是梦想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儿童喜欢"乱涂乱画",或者不自觉的哼歌等等,在成人看来,其没有艺术可言,但儿童的这些涂画、自发性唱歌与跳跃等,虽并未达到充分的自觉,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表达是不自觉的,因而更合乎自然的本性、合乎艺术的尺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儿童的艺术才被成人艺术家称道推崇。另外,神话、儿歌、童话等即是儿童梦想的一种体现,也推动着儿童梦想的发展,所以,适当的童话、儿歌等作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