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儿童精神现象的历史生成和永恒魅力在众多哲学家、生物学家们看来,儿童的身上似乎沉淀着人类千年以来的精神特质,他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儿童的身上蕴含着成年以后复杂的意识生活的始基。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梦幻、野蛮、神秘、荒唐,但这些对儿童似乎是有意义的,同时也并不是完全有害的。说到这些,作者谈到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作者认为现在的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庸俗的"实用主义",机械的道德主义,存在着打着"道德教育"、"社会责任"的旗号,侵占儿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自然地、本能的、对成人来说"无意思"但对儿童却极为有意思的生活需要。我们的"社会化"、"教育性"、"社会责任"、"道德教育"的许多内容或许与初衷相反,是违反教育性的、违反社会责任的,因为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和成长需要才是我们对儿童的责任。反观现阶段的一些教育现象,我们似乎的确背离了儿童教育的初衷。
儿童是成人之师,他们天真烂漫、自由自在,他们率性而动,他们不追求功利,事事收获、天天长进,他们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他们是成人生活的引路人,是爱的源泉。童年是如此的充满诗情画意、如此充满创造力,让我们充分挖掘它、发现它,让每一个梦想者都变成卓越而稳定的孩子。
愿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幸福欢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