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表现 1~1.5岁的婴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单词句"阶段,1.5~2岁是他们语言发展的双词句阶段。
1~2岁阶段是婴幼儿学习、掌握和运用简单的、常用的词语词汇的第一个关键期。
影响因素:① 家长因素,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接触者,家长的文化程度、语言的水平、工作的性质、爱好、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观念、脾气和平时的习惯等等,都会对幼儿的口头语言产生耳濡目染的功效。
② 家庭关系,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孩子与谁最为亲近,孩子教育主要由谁负责,家庭中平时的生活气氛,也都会对幼儿的口头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父母是否经常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谈,是否经常带孩子外出游玩,父母之间的交谈,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的长短,父母是否在平时的交谈中去启发孩子多讲话,扩充词汇等,也都是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口头语言的发展的因素。
④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期望很直接的能影响孩子的口头语言的发展,如果父母能够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会有自信,会喜欢与朋友进行交谈,如果父母教养态度明确也会给孩子的口头语言发展大号很坚实的基础。
⑤ 物质环境,孩子平时是否经常看图书,看电视节目,父母是否可以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等也都决定着孩子的口头语言的发展。
1、儿童情绪发展的方面及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方面:基本情绪、社会情绪、情绪理解、情绪自我调节一般趋势:社会化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的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 1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2 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自我调节化 1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2、情绪发展的当代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1、依恋的价值、发展趋势价值:依恋有助于激发父母和抚育者更加精心照料后代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个性特点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影响后来的多种社会观念和行为发展趋势:
2、亲子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及影响因素发展阶段:1、前依恋期(出生~6周)对人无差别反应2、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8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8个月左右~2岁左右)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4、互惠关系形成期(2岁后)基本理解和信任,分离焦虑降低类型:三大类、八小类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 在母亲离开时并无特别的焦虑,能接受陌生人的关注A1 对重新见到母亲不感兴趣,忽视母亲A2 对母亲回来时,对接触表型出一些兴趣,但同时还可能转身走开,或不看母亲B型:安全依恋型 有分离焦虑,重逢时喜悦B1 愿意与母亲相互作用,分离不太悲伤、不特别表现出身体接触B2 母亲离开就寻找母亲,渴望重逢,分离阶段不太悲伤B3 努力获得和保持与母亲身体接触,分离时很悲伤B4 重逢时尤其想接触母亲,一直感到焦虑C型:焦虑-反抗型C1 对母亲有矛盾行为,拒绝陌生人,对母亲和陌生人都有气愤的攻击行为C2 有矛盾行为,但被动、退缩(D型依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影响因素:1、父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情况2、父母亲的抚养品质3、父母亲的缺失、稳定情况4、儿童情况5、家庭一般情况6、文化性因素3、早期同伴关系的价值、类型及影响因素价值:满足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源泉。平等的同伴关系更可能满足儿童的社交需求,获得社会性的支持、安全感以及今后社会生存所需的责任感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基础类型:1、受欢迎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3、被忽视的儿童4、一般儿童5、矛盾的儿童影响因素:面部的吸引力身体特征出生顺序4、师幼关系的特点、价值特点:游戏性稳定性和亲密性内隐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价值:对儿童的学习和早教中心、幼儿园以及学校的适应发挥重要作用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5、师幼关系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类型:严厉性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民主型影响因素:儿童自身特征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特征直接影响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组合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客观环境因素(班级规模、教师幼儿人数比例、教师稳定性)文化性因素(师道尊严)6、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方面、阶段及影响因素三方面:1、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别恒常性)2、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3、性别行为模式的发展4、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类型化及双性化阶段:1、在婴幼儿期,获得性别身份的确认2、从3、4岁起,性别角色的获得,儿童性别恒常性概念开始形成3、学龄初期,儿童性别角色规范稳固并内化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性激素、大脑功能的单侧化等2、环境因素--父母以及教师等的刻板印象此外同伴的、媒体的强化,以及自我社会化的影响o1、婴儿的气质表现(气质类型)1、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发动缓慢型(从活动水平、生理节律、注意分散度、趋避性、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反应强度、反应阈限、心境9个维度来判断)2、抑制性-非抑制性抑制性:拘束可知、小心谨慎、温和谦让、行为抑制,高度情绪性和低度社交性非抑制性:活泼愉快、无拘无束、精力旺盛、冲动性强o2、我国3~9岁儿童的气质类型活泼型精力旺盛,好动,活动量大且时间长;情绪易激动,不稳定,耐受性差;对外界的刺激(包括认知活动的反应)一般;对环境和人的适应性、灵活性表现一般;坚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