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RL串联电路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时功率为1.2KW,接在220V、50Hz的电源时功率为0.6KW,试求它的R、L值。
解:
2、已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阻为200Ω,电感量为7.3H,接到工频220V的电源上。求线圈中的电流I=?如果误将此接触器接到U=220V的直流电源上,线圈中的电流又为多少?如果此线圈允许通过的电流为0.1A,将产生什么后果?
解:
为额定电流的11倍,线圈会因过热而烧损。
3、在电扇电动机中串联一个电感线圈可以降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已知电动机电阻为190Ω,感抗为260Ω,电源电压为工频220V。现要使电动机上的电压降为180V,求串联电感线圈的电感量L'应为多大(假定此线圈无损耗电阻)?能否用串联电阻来代替此线圈?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解:电动机中通过的电流:
电机电阻和电感上的电压为:
串联线圈端电压:
串联线圈电感量:
若用电阻代替,则串联电阻端电压:
串联电阻值:
比较两种方法,串联电阻的阻值为电动机电阻的二分之一还要多些,因此需多消耗功率:ΔP=0.5592×106≈33W,这部分能量显然对用户来讲是要计入电表的。而串联的线圈本身铜耗电阻很小,一般不需要消耗多少有功功率。所以,对用户来讲,用串联线圈的方法降低电压比较合适。
4、已知右图所示电路中,R=XC=10Ω,UAB=UBC,且电路中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求复阻抗Z。
解:根据题意可知,电路中发生了串联谐振。
因谐振,所以
5、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Z=(30+j30)Ω,jXL=j10Ω,又知UZ =85V,求路端电压有效值U=?
解: 设
则
路端电压有效值为100伏。
6、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141.4cos314tV,电流有效值I=IC=IL,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866W,求i、iL、iC。
解: 电路若有I=IC=IL,由相量图分析可得必有电容支路电流与电感支路电流相位差为120°,这样两支路电流的相量和的模才符合I=IC=IL,又知电容支路的电流超前总电压90°,则电感支路的电流必滞后总电压30°,在电阻R上的分压即为:
则:
7、已知感性负载两端电压u=311cos314tV,,测得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7.5KW,无功功率为5.5KVar,试求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及其串联和并联等效参数。
解:串联时:
并联时:R=2202/7500≈6.45Ω L=2202/(5500×314)≈28mH
8、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复阻抗Z2=j60Ω,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分别为:US=100V,U1=171V,U2=240V,求复阻抗Z1。
解:设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参考相量,则
由相量图分析可知,总电压应呈感性,设有功电压分量为60V,
则无功电压分量应为80V,即240-80=160V,
有φ1=arcsin160/171≈69.3°
9、如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路中电流I2=2A,US=7.07V,求电路中总电流I、电感元件电压两端电压UL及电压源US与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解:设并联支路端电压为参考相量,则
1Ω电阻上通过的电流
总电流为: 即总电流有效值为2.828A
总电压: 因电感上电压相位为135°,所以其实部虚部数值相等,用凑数法求出总电压的角度为123°,则
电感上端电压为: 即总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为78°,电路呈感性。
10、电路如图所示。已知C=100pF,L=100μH, mA,电路消耗的功率P=100mW,试求电阻R和电压u(t)。
解:
第5章 试题库
一、填空题(建议较易填空每空0.5分,较难填空每空1分)
1、在含有L、C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 谐振 。这种现象若发生在串联电路中,则电路中阻抗 最小 ,电压一定时电流 最大 ,且在电感和电容两端将出现 过电压 ;该现象若发生在并联电路中,电路阻抗将 最大 ,电压一定时电流则 最小 ,但在电感和电容支路中将出现 过电流 现象。
2、谐振发生时,电路中的角频率 , 。
3、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阻抗 ,品质因数Q = ω0L/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