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的重要科普,送给宝妈们!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11月16日 14:35:35 

  在儿科门诊上,很多吃饭少、个子矮的孩子也常发现有便秘的存在。很多家长认为便秘只是一个简单的症状,实际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直会困扰孩子很久。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使大家能认识到便秘的危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期预防很重要。

  便秘可由肠道病变引起,也可源于饮食、精神及习惯等诸因素影响。如婴儿期就发生的便秘多以喂养不当有关。非母乳喂养,以配方奶为主,又没有注意添加有益排便的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等辅食。

  到幼儿期,又以糊状精细软食为主食者,便秘就更为严重。这些孩子又因得不到咀嚼多渣食物锻炼的机会常常发生呕吐和厌食而影响正常的生长。

  由于经常出现便秘或大便干燥,就导致肛裂或痔疮,使孩子因为疼痛而不敢排便产生恐惧心理;宿便会令人口臭、腹胀、使食欲减退。长期便秘粪便久积于肠道,会发酵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不仅影响脑功能,阻碍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注意力。

小儿便秘的重要科普,送给宝妈们!

  小儿本身易生内热,缺乏合理的饮食,长时间偏食肥甘厚味且不吃蔬菜水果,使食物滞留在肠道内产生内热,两热相加,损伤体内津液,形成便秘。其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大便在肠腔内水分被过量吸收,使粪便过于干燥硬结。

  多喝水、吃香蕉蔬菜、幼儿用点香油蜂蜜、或用益生菌、或腹部行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等措施是医生经常推荐的方法,对部分患儿是有效的,但对顽固性便秘,作用微小。

  解除孩子因排便产生的恐惧心理,保持大便软化状态是非常必要的。注意:少用或不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大黄片等;肛门塞剂如开塞露、肥皂头等方式会产生依赖使大肠失去弹性加重便秘过程,不可长期持续使用。

  行为干预(如鼓励、训练如厕、饮食调理、增加运动等)可能只对部分患儿有效,对有些严重患儿,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必须与药物治疗配合。治疗和恢复肠胃协调功能需要疗程和时间,切不能稍有好转就停止必要的药物。

  为防止便秘,出生两个月起就应该训练良好的按时排便习惯,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临睡前,早晨排便最好;饭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饭后大便。妈妈应根据孩子的情况,有意识的训练定时排便,排便时妈妈要和他一起发出“恩恩恩”的声音。

  从宝宝阶段,刚开始还不会控制排便,大约要到2岁左右,才能养成排便习惯,如果这时候,父母不注意帮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引起便秘的问题。有些孩子活动少,平常运动量不够,也会引起便秘。

  大孩子整天窝在家里玩游戏机看电视,也可能会造成便秘。孩子两三天无排便,父母不必紧张,其实只要排便都很顺畅,就不能算是便秘。平常鼓励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补充水分,饮食上还可安排吃芝麻、核桃、红薯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逐步让患儿在不知不觉中建立正常的生理排便机制,才能真正改善便秘的问题。

  小儿便秘的定义和成年人有点不一样。成年人一个星期排便次数少于3次就是便秘。孩子排便的时候非常用力、大便又粗又硬或像羊便,或是每次排便时,都会疼痛、哭闹不安、出血,出血此情况,不管排便几次,都视为便秘。

小儿便秘的重要科普,送给宝妈们!

  正常小儿每日排便次数可有较大差别。有的可一天几次,有的则每3-5日一次,只要大便有一定数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时又无不适症状,就均属正常。即使大使次数较少,但大便质和量无不正常情况,又无食欲减退等症状,亦不能认为是不正常。

  如大便干燥,量少又较难排出,即使一天有2-3次,但总量比平时明显减少,亦应视为便秘。特别是同时有食欲减低、腹部胀满者。如果平时排便较规则,突然二天以上不解大便,还可能伴有腹痛或腹胀,即应视为便秘,要及时寻找原因。

  新生儿生后24-36小时应有正常胎便,如无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均属不正常情况,应注意有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许多肠道病变均可导致便秘或无便,常见的有肠套叠、各种原因肠梗阻、嵌顿疝和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等。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结肠神经支配不正常引起的另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几天甚至1周以上无大便,腹部膨胀如鼓伴呕吐。患儿虽可以进食,但大多营养状况差,并常有贫血发生。

  一旦患儿排便,则量极多,腹胀也随之消失,但以后又反复发生。严重病例新生儿期即发生便秘,生后2-3日内无胎便;并出现呕吐和腹胀,经灌肠后排出胎便,但1-2日后便秘、腹胀又重新出现。本病大多需手术治疗。

  • 小儿便秘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