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 倾听是一种艺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对父母的重要目标,看到孩子幸福快乐是老师和家长的最大愿望。但是正如天有阴晴雨雪一样,孩子经常有闹情绪、发脾气、大哭大闹、不合作不讲道理的时候,这时,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对。父母们常抱怨说:“我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了,刚才还很好,突然就闹起别扭来了,怎么哄也不行。”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就感到困惑、沮丧,感到抚养子女简直是件痛苦的事情。? ? 美国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写过一本书,叫做《倾听孩子》,她认为孩子不正常的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就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每一个不正常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用这些行为宣泄心里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做父母的不但要保持态度可亲,还要耐着性子关注孩子,帮助他发泄不良情绪,这个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 ? 友友的爸爸妈妈都非常忙,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妈妈属于紧张型性格,下班回到家里,总是紧张地担心孩子零食吃多了,担心他不能按时睡觉,又给他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每晚奔波于各班之间。友友表现出对零食病态的爱好,每当有人在吃零食时,就会像梦游一样凑到人家面前盯着别人手中的零食。每次妈妈带着他参加聚会,都会因为食物的问题让妈妈感到非常尴尬。家人使用了许多满足零食、控制零食的方法都无法解决他的问题。? ? 经过分析,专家认为友友可能是属于严重的情感缺失,造成用零食填补内心的情感需要,表现为对零食极大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倾听。孩子的状况得到了缓解。
平静安详地倾听孩子的哭闹? ? 像友友这种情况,除了在哭闹时对他进行倾听外,平常妈妈要跟他一起做游戏,找机会抚摸他的身体,使他快乐,将他搂到怀中平静地一起读书。每天安排一段专门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一时间段内,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经常接电话,不要想着赶快结束这一活动去做自己的事。这也是倾听。有时孩子会选择那种你觉得最无聊的游戏要求和你一起玩,你可能要你学滑旱冰、玩电子游戏、或者往厨房的水池里倒水。他们会一遍遍地要求你做这样的事,你可能做到第三遍或第四遍的时候就厌烦不堪,试图劝说孩子放弃,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而倾听的原则是,你一定要忍着自己的厌烦去做每一件事,只到孩子放弃为止。孩子是通过让家长这样的事来试探家长对他的爱,通过这样的行为,孩子确定你是爱他的,并消除了被遗弃感。情感获得了满足,就不会出现专门做坏事、搞破坏、或拼命吃零食来寻找情感的行为。? ? 我们所说的倾听并不像成人与成人那样,两个人坐下来,一个人平静地倾听另一个说话,而是要采取地一个有效的行为过程帮助孩子抚平内心的创伤。? ? 有一天友友的家里来了六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小朋友提出想吃蛋糕。友友的妈妈马上要阿姨到街上买了一个小蛋糕,上面有三朵漂亮的奶油花。友友看到了,马上就紧张起来,要求妈妈一定要单独分给他一朵完整的奶油花。妈妈觉得这个要求太霸道了,便对他说:“这个蛋糕是买给大家的,要公平地分,谁分到了就是谁的。”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友友只是注意到了“谁分到的就是谁的”,认为自己肯定能分到一朵,于是高兴地坐到桌边等待。妈妈将蛋糕平均切成六块,按顺序轮流分给小朋友,分到友友时正好是一块没有奶油花的蛋糕。友友马上跳起来,威胁妈妈说自己不吃饭了。? ? 此时,妈妈已经接受了专家指导,准备对他进行倾听。? ? 妈妈告诉他:“你可以选择不吃饭,但奶油花的确轮到你就没有了。”? ? 友友大哭起来,开始在地上打滚。妈妈将他抱起,对他说:“我知道你没分到奶油花非常伤心。”? ? 友友哭得更伤心了。妈妈平静地看着他。? ? 哭了一会儿,友友说:“要是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就能得到一朵完整的奶油花。”? ? 妈妈同意地说:“是,如果是你的生日,你是寿星,大家一定同意将一朵完整的奶油花分给你。”? ? 友友这时发出苦尽甘来的哭声,接着说:“如果有房子那么大的奶油花就好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分到。”? ? 妈妈说:“是啊,如果真有房子那么大的奶油花,每个人分到就好了。”妈妈又问:“如果没有房子那么大的奶油花我们应该怎么办?”? ? 友友又伤心欲绝地哭起来。这时,妈妈说:“要不然,给你一半可以吗?”友友边哭边说:“如果你一开始就这样分,就好了。”? ? 妈妈立刻和孩子道歉,说:“对不起。妈妈做的不对。”? ? 又是一阵痛哭之后。友友说:“你经常发脾气。”(在哭的过程中,妈妈对他的认可和道歉使孩子对妈妈产生信任,开始收集自己内心的伤痛,并把它表述出来。)? ? 这时妈妈赶快对友友说:“对不起,妈妈再也不发脾气了。”? ? 又是一阵伤心的哭泣之后,友友说:“你还打我。”(我们看到,只要成人平静耐心地倾听孩子,孩子就会将曾经的伤痛表述出来。友友由于奶油花引发的不快在妈妈有效的倾听后,转变为对以前积压下来的伤痛的梳理。)? ? 这时,妈妈说:“妈妈打你是不对的,以后妈妈再也不打你了。”友友抽噎了一会儿,突然止住哭泣,含着眼泪,提议说:“我们可以用鲜花代替奶油花。”? ? 妈妈拥抱他,说:“这个主意太美了。”? ? 友友搂着妈妈的脖子亲吻了一下,说:“咱们吃蛋糕吧。吃完了,我带小朋友们到公园里去,他们不知道公园的门怎样进,我会带他们进去。”? ? 我们看到,孩子在消除了不良情绪后,会变得温柔体贴,并充满了爱意,此时正是修复亲子关系的时候。妈妈要营造美好的氛围满足孩子的愿望,使孩子的身上唤发出人性的光辉。当我们看到孩子这些美好的人性时,刚才倾听过程的苦难和厌烦也会一扫而光。孩子反馈给我们的爱会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心中也充满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