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探秘:补钙不补维D,白补(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2月29日 16:24:25 

  
  盛教授说:肾结石形成的原因至今不明,部分归咎于营养不平衡,其中膳食中草酸含量过高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也与肾结石有关。而钙和维生素D与肾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则有两种解释,一方面是,钙和维生素D血症和高尿钙,尿液当中的钙沉积于肾脏中形成肾结石;但另一方面钙和维生素D不足造成血钙降低,迫使肾脏对尿液中钙的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钙,同时对磷的排泄增加,尿液当中过高的磷同样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钙和维生素D与肾结石的相关性是一个营养平衡的问题,过高和过低都不合适。
  
  记者也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阐明补充钙剂与肾结石有关系,同时相关的研究也表明在没有超过推荐剂量、适量的钙摄入是安全。一个最简单且普遍的道理是:任何补充剂、药物甚至包括食物,都应当强调"适量"。"适量"才会对身体有益,过多也会有害。
  
  面对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钙补充品,家长们也倍感困惑,不知道究竟该怎样选择才好。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彭咏梅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不同钙剂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钙源主要为无机钙中的碳酸钙,及有机钙中的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另外,还有乳钙、柠檬酸钙及苹果酸钙等选择。     其中,碳酸钙是比较传统的钙质,原料来源比较广泛,比如牡蛎、珍珠、贝壳等都可作为碳酸钙的基础原料。吸收率较高,为38.4%,但碳酸钙本身难溶于水,因此食用后容易产生胀气、胃不舒服症状。这可能与碳酸钙在胃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关,也有部分人产生便秘情况。但钙含量相对来说比较高,适用于严重的缺钙的人群。
  
  葡萄糖酸钙是由葡萄糖经过氧化分解后再和碳酸钙作用而生成的一种钙剂,含钙量相对较低,只有约9%,吸收率也较低为27%。
  
  乳酸钙是钙质与乳酸结合后的产物,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吸收率较高,但是由于补钙的同时带入乳酸根而易使人体疲劳,因此不宜长期服用。
  
  相比较以上几种钙源,乳钙更适用于日常补充。乳钙也叫乳清钙,是从牛奶中提取的钙质。牛奶是目前公认为的最佳的补钙来源,乳钙同样保持了牛奶中钙的高吸收。同时其生产工艺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成分和工艺,对胃肠道没有任何负担。因此是最适合婴幼儿、孕乳母、儿童、老年人补充的钙来源。
  
  为什么补了钙,还是缺钙呢?
  
  我们在上海一些妇幼保健院医院,就补钙的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也有不少的妈妈表示她们现在确实在帮孩子补钙,但是补充一段时间之后骨密度值还是有些偏低!为什么补了钙,还是缺钙呢?
  
  盛晓阳教授指出:在人体钙的吸收利用过程中,还受到另一种重要营养素--维生素D的控制。维生素D缺乏会明显限制膳食钙的吸收利用,只有在维生素D充足的情况下,宝宝从奶类等获得的钙才能被顺利地吸收和利用。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产生。天然食物,包括母乳,所含的维生素D都非常低。由于维生素D的这一特性,维生素D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营养素,多晒晒太阳就可以了。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状况和习惯的改变,与阳光亲密接触的时间明显减少;空气污染、林立的高楼、防晒产品的使用也使紫外线的作用大大减弱,使晒太阳而获得维生素D的机会大大减少。此外,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也限制了人们通过晒太阳而获得维生素D。对宝宝来说,特别是1岁以内的宝宝,维生素D不足是相当普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多,同时也是因为宝宝接触阳光的机会有限,加上宝宝皮肤娇嫩、眼睛对强光敏感等原因也不适合长时间晒太阳,这样由晒太阳而获得维生素D就相当困难;如果加上妈妈孕期缺少户外活动,很少晒太阳等,造成新生宝宝出生时维生素D的储存量就不足,出生后早期发生维生素D缺乏也就不足为奇了。
胎教音乐
  • 幼儿饮食营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